雨中随笔 女儿学钢琴,我在车上,等。外面下着雨,雨点密集,打得车顶车窗啪啪作响。本来想进去看,怕老师分心。小狗说,我在,她就弹不好,那就算了,外面等吧,正好发发朋友圈。虽... 散文 2025-04-22 0
落日的惆怅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乐游原》中的两句,它高度集中地概括了世人对夕阳的矛盾心理。落日的无限美好,就在这短暂的回光返照。走尽了遥远的征途,... 散文 2025-04-22 0
山城孤儿 2004年12月16日我随采访团一起去了黑龙江省境内的金春明的故乡,在那里采访了7天后,感受到的东西很多,回来后我就开始了那部电视专题片《红门情子——金春明(上... 散文 2025-04-22 0
乡间苗舞 娉娉袅袅,这是一群及笄的苗族少女。这是一条温柔的丝带,是一缕春风,唤醒了一个飘逸的季节。舞动的发束,是潺潺流水吗?不是,流水只有灵动,没有这般飞扬。美丽的服饰,... 散文 2025-04-22 0
时间辜负了谁 阳春3月的大好春光里,你发请帖来,请我参加你的婚礼。那么,我是该参观你们郎情妾意的言笑晏晏,无比甜蜜,然后兀自自怜?还是该贺你终于抱的美人归,如愿以偿,幸福完满... 散文 2025-04-22 0
蛋糕来了 说起相亲,自从一个人放了单之后,没少在朋友们的撮合下去见男士。只可惜,见了N次,每次都感觉不对胃口,我像是一个挑剔的食客,面对那些诱人或并不诱人滴、散发着热气或... 散文 2025-04-22 0
爱了累了 晚上一舍友手机里唱着“一个真心为你付出的人,为什么到最后伤的却是自己,就算泪水把我全身淋湿,也忘不了心灵深处最爱的你”。声音在宿舍凝结成了一种感伤,我将双眼缓缓... 散文 2025-04-22 0
十指相扣,一生相守 春寒料峭的季节,冷冷的风肆意的刮着,加厚的外套也难以抵挡冰天雪地的寒意。这个冬天来的似乎格外晚,似乎也要比以往要冷一些。一辆汽车载着相爱的俩个人,沿着蜿蜒的山道... 散文 2025-04-22 0
很快就忘掉 你我的人生就像两条平行线,只能并行同前,却没有交汇点。论及感情,人们爱用平行线来阐释二个人的情感没有共鸣,无法更进一步地了解与接触。如果向一个人表白,对方却用平... 散文 2025-04-22 0
海海海 放在心里,放在心里。你和我所有的回忆,我都放在心里。Chapter1天色我不困,只是累了。眼眶底下厚重的黑眼圈总是消不掉,一层又一层码上去。我骂镜子里的自己,你... 散文 2025-04-22 0
情至深处“花”解语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唐李白《怨情》(1)世人常说:“女人心,海底针。”这句话是否入理儿?恐怕只有女人才能说得清。在男人们眼里,好... 散文 2025-04-22 0
天空总会留块干净 睡到自然醒,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清晨睁着眼躺了很久,不愿起来。太阳也还没起。我向那儿呆望着,胡思乱想起来。静静躺着,我看到斜上方一隅的天空,看到一个小窗的天空。这... 散文 2025-04-22 0
女人的预感 有种隐隐的预感,在这段感情里,留给我的可能只有这些悲伤的文字和一颗失落的心,虽然很想走近那片我向往的空间,虽然很想探寻我关注的那颗心扉,虽然很想细细的品读另种沧... 散文 2025-04-22 0
山蕴大千 我喜欢水也热爱山,相比南方而言,北地水少耸立起巍巍大山平铺着沟壑大川,四季轮换而言,冬雪夏阳辉映着斑斓峰峦勾勒出五彩大川。如果说水是大地演绎的柔情,那么山则是大... 散文 2025-04-22 0
一棵芦苇际 四百年前法哲学家帕斯卡曾经说过:“只不过是一棵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棵坚强的,有思想的芦苇。”因而他又说:“的生命不在于他的长度而在于他的宽度。... 散文 2025-04-22 0
黄河暗影 八月二十六号到郑州去了黄河游览区,这处黄河古文化的发源地,山水树木河流建筑,给我留下骄傲也留下了抹不去的遗憾,故用拙笔把骄傲遗憾一并记述。一.黄河母亲提起笔写黄... 散文 2025-04-22 0
婚姻如煲粥 前日的残雪与冰凌还未融化,今天窗外再次飘起了雪花。在电脑前的我被女儿正在看的一部动画片《奥林匹斯星转》所吸引,不由得和女儿挤在一起同看《阿波罗的爱情》。传说太阳... 散文 2025-04-22 0
忆小学之“学” 刚上小学没多久,班主任杨老师(至今记得)非让我爸把我领走,说我实在是学习跟不上,意思要我去学前班复习……不可思议吧?自己承认自己开窍比较晚,发育嘛,也比较迟缓。... 散文 2025-04-22 0
泪眼观花花不语 百读不厌的《红楼梦》令人深思,千娇百媚的林黛玉使人哀怜,扑朔迷离的命运令人迷惘,转瞬即逝的青春使人感叹。每次读到林黛玉,总有万千感触百感交集,羡慕其高洁的精神,... 散文 2025-04-22 0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在湖北省仙桃市勉阳大道的楚天大楼二楼里,住着一位老人,今年已经七十有六了,但身体还十分硬郎,说话、走路、做事和年轻人一样,他就是全国金融战线上的老劳模、原仙桃市... 散文 2025-04-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