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捣丑”这一生造词现象
进入大学以后,听到了许多的新词,如:考试不及格不说不及格,说“挂科”;惊叹,害怕,写作“汗”;长相不好看的女生称作“恐龙”;用于表示佩服,或出其意料之外叫做“我倒”;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不要不
进入大学以后,听到了许多的新词,如:考试不及格不说不及格,说“挂科”;惊叹,害怕,写作“汗”;长相不好看的女生称作“恐龙”;用于表示佩服,或出其意料之外叫做“我倒”;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不要不叫不要,叫——表;“粉丝”就是FANS追星族;打游戏刚入门的新手称作“菜鸟”等等。这些词大多流行于网络,属于网络新词语,在年轻人中间很流行,尤其是高校,则是这些新词使用最普遍的场所。可是大家听过“捣丑”吗?没有吧!那是因为这词在我们06级汉语言文学班很流行,出了中文系,知道和使用的也不多。那么这个词由于在全校甚至社会、网络使用不普遍,不流行,所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生造词。本文着重研究“捣丑”一词的形成过程,含义演变以及此词的合理性问题。要说这个词的最初使用,还是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的的电子阅览室,当然现在电阅已不在那地方了,搬迁了。但是,对于06级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来说,那可是个好地方,可以QQ、查阅资料,最重要的莫过于打游戏。此词“捣丑”就是在打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班级几个同学一起打游戏,水平高的会感觉菜鸟水平低,然后菜鸟在出现失误或者犯一些低级错误时就被冠以“捣丑”的名号,大家一时取笑、逗乐。这样这个词就诞生了,我虽不打游戏,但是还是被此词的过多使用吸引了,进而研究和使用此词了。
我们对“捣丑”一词稍作一下分析,“捣”是动词,“丑”是形容词。“丑”一般指长相丑陋,不好看;也可以指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按照常理,“捣”与“丑”是不搭配的,因为“捣”是动词,“丑”是形容词,但是“捣丑”一词在特殊的语境中又似乎讲得通。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丑”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可以理解为“丑事”,那么这个词就可以成立了。“捣丑”的意思为某人无意中去触及一些别人以为是出丑的事。那样这个词就是略含贬义的,因此大家在使用时是在取笑、逗乐,对这些“捣丑”的人有轻微的指责、责难的味道。但是,当今社会,娱乐文化兴盛,在我们班这个词的使用越来越超出它本身的含义范围,这个词有些许演变。下面试举几例:1、班长在讲台上讲话,大家感觉班长讲话不时出现一些错误但是很有趣,这时大家说:“班长又在捣丑了!”或者说;“你看,班长真捣丑!”那么大家在使用这个词就不只是贬义了,在欣赏班长行为有趣的层面这个词就变成褒义了。2、某人性格张扬,爱表现,在一些场合侃侃而谈。这时许多同学评论;“此人又在捣丑了!”那么这时根据不同的人可能就有不同的理解,赞同欣赏此人行为的就是褒义,厌烦此人行为的就是贬义了。3、某人想在公交车上放声歌唱,身边同学提醒:“你不要去捣丑好不好?!”那么这个词又变成中性的了,既不褒也不贬,只是善意的提醒罢了,因为行为还没有做出。因此,现在许多人在听到“捣丑”二字时根本不会有紧张,有被取笑的感觉,许多情况下大家都把它当成诙谐幽默的一种方式。总结一下:“捣丑”一词的含义随语境、场合、个体的理解的不同而不同,这个“丑”先前所指的“丑事”的含义也有所改变。“捣丑”是指某人无意中触及了某事,别人对他这一行为的态度或看法。
有人会追问此词的合理性问题,上面也作了简单的分析。此词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在现实生活中产生,随着使用的变化不断增加了新的含义。“捣丑”原来的含义有点窄,是指某人无意中去触及一些别人以为是出丑的事。现在的含义扩大了,是指某人无意中触及了某事,别人对他这一行为的态度或看法。有一次,我把此词用到我的一个初中同学身上,他在东南大学读书,他就问我什么意思,我把意思告诉了他,他感觉此词甚妙。这表明此词是有一定生命力的。另外,此词的使用体现了语言生活的多样性以及大家的求新意识。此词从出现到现在于我班的广泛使用,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们语言生活的多样性,以及大家的求新意识。大家在生活中很随意的使用,不断增加此词新的元素,使得此词在我们班已顺畅使用三年,至今仍保有其生命力。
“捣丑”一词从产生到现在,从最初的少许人使用到今天在我们班的流行是一种奇特的语言现象。“捣丑”这个生造词的存在给我们班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而且在这种语言的运用中我们感觉到了语言的魅力。现在生活日新月异,语言运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给了我们创造与使用新词的机会,但愿我们的语言生活更有色彩,“捣丑”一词永葆其生命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