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臣子颜真卿 提到颜真卿,我们只想到书法,他精力弥漫、激情洋溢、酷爱书碑,一生创作累累,而传世之碑刻与作品尚有数十种之多。宋代欧阳修说:“唐人笔迹见于今者,惟公为最多。”颜公... 杂文 2025-04-12 0
尊严在心中 看到“我国将逐步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以提高婚姻当事人婚姻家庭法律意识,增强婚姻家庭责任感”的报道后,我突然想到“尊严”这两个神圣的字。婚姻的尊严,当今社... 杂文 2025-04-12 0
个性时代,死不认错 古人云,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曾被金庸老先生用在其代表作《神雕侠侣》中,做为传统文化道德审美的一点儿点缀,融会贯通于他老人家笔下的江湖人世,为小说... 杂文 2025-04-12 0
“换妻”不是人性的主张 在许多年以前笔者就曾经看到过一本全国知名的杂志刊登了一位用笔名的作者写了一篇关于自己是怎么“换妻”的种种好处与坏处,当时可谓风靡宇宙一样的波及“大地震”的讨论、... 杂文 2025-04-11 0
乱谈小女子 古来小女子在家中纺纱织布,是不读书来不作词,还要学会三从四德。可就是这样善良的小女子把天下的一切都让给了大男人,最后却都落下了些红颜祸水抑或糟糠之妻的骂名。(真... 杂文 2025-04-11 0
由学生打架引发的思索 6月6日中午12点20分,吃罢午饭的我,正准备去教室坐午班,刚下寝楼,便看到学校大门口,站满了一大片师生,职业的敏感,下意识告诉我,学生出事了。出于教师的责任感... 杂文 2025-04-11 0
上天,公正的裁判 至今仍记得《千手观音》中那美丽的邰丽华,她那优雅,陈静的笑,有着不同常人的纯净;还有好男儿宋晓波,每次看到他温柔的眸子和那谦和的笑容,心中止不住的温暖。他们是聋... 杂文 2025-04-11 0
大学中的课 大学中的所有课程,若是放在高中上的话,大学一年的课在高中最多用两个月可以从目录上到封面设计,这种上课的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时间,还死不要脸的说,这是锻炼学生的能力,... 杂文 2025-04-11 0
李克的选人五原则 战国时魏国的魏文侯想选一位宰相,内定已有二位人选,但一时拿不定主意,召来大将李克商量。李克说我在外任职,不敢妄议朝政。魏文侯一再要求他但说无妨。李克没有具体说哪... 杂文 2025-04-11 0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官方消息显示,备受关注的中国国家级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已于本月13日正式挂牌成立。据报道:国家预防腐败局主要负责全国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 杂文 2025-04-11 0
太行山行 最先知道太行,应该是从“在太行山上”的歌词里、从毛泽东老三篇《愚公移山》的篇章中,然后随着地理、历史知识的不断增长,进一步了解太行山之长,它贯穿山西、河北、河南... 杂文 2025-04-11 0
灵魂的冒险 中国现代诗坛中被人们谈论得最多最久的应该数徐志摩,而且谈论的人们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茅盾说他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也是‘末代’的诗人。”“圆熟的... 杂文 2025-04-11 0
“诓”妹妹与旺夫君 男人和女人自古以来都不可以同日而语。从书上得知,外国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这还有高看女人的意思,你想想,若是失去了这根骨头,男人定会有疲软不立和切肤之痛的;... 杂文 2025-04-10 0
闯将,醒来!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眼前的是中国人,是可以确定的;只是看不真,很朦胧。揉揉眼,人们的脸孔清晰起来:竟是满眼的魔鬼!?中国大地一片狼籍,尽是枯枝败叶,当年... 杂文 2025-04-10 0
在轻重缓急中看破黑色的意喻 死是什么?——黑暗?割离?解脱?沉沦?还是……死能说明什么,能证明什么?一个有机体,无非多一个思想,会说话,做一些有意无意破坏世界的活动。一只羊,一头牛,被杀,... 杂文 2025-04-10 0
超市开业200女生停课捧场媚权媚钱的丑剧 “昨日上午,武汉市东西湖区首家电子废弃物回收超市举行开业剪彩仪式,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的200名女生临时歇课,在烈日下暴晒一小时为仪式“喝彩”,有的女生难以忍受酷... 杂文 2025-04-10 0
写什么和读什么 作者应该写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和读者应该读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这是一个即涉及个人爱好又涉及文学理论的复杂问题,以笔者的水平和眼光远远难以分析清楚,这里我只是想以此为题... 杂文 2025-04-10 0
被蒙蔽的和假愚痴的 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证明了在一切文明都受到物质和娱乐侵袭的时代,所谓的国际文学大奖,也沦落到和茅盾文学奖一路货色了。他们说你不要把文学和整治挂钩。李长伪在... 杂文 2025-04-10 0
书法,正在被遗忘 我不是一个写作好手,作文每每总是搜肠刮肚,也就不敢妄自菲薄议论高考作文,否则贻笑大方了。可前几日无意间从网上浏览了2009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上海市“板桥... 杂文 2025-04-09 0
中国的国民性七伤 几年前看过一片通讯《寻找精神的高原》,忘记是哪一个记者写的了,其中称一位掏粪农民时传祥是精神的高原。心里感到非常感动。自然一个普通的人民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但是农... 杂文 2025-04-0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