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女间谍与爱因斯坦
好像物理学家都比其它学科的科学家更加爱美女,而且,为了心仪的女人,常常有惊人之举。爱因斯坦如此,费曼(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如此,杨振宁如此。看来,善于研究物体间相互关系及作用的物理学家,对男女间的相互关
好像物理学家都比其它学科的科学家更加爱美女,而且,为了心仪的女人,常常有惊人之举。爱因斯坦如此,费曼(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如此,杨振宁如此。看来,善于研究物体间相互关系及作用的物理学家,对男女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很有研究滴。起码是超过了数学家和化学家。2003年,俄罗斯在圣彼得堡市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女性间谍展”,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及游客前往参观。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一个名叫玛加丽塔.科涅库娃的女间谍了。因为她迷倒了在美国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并从他身上搞到了不少当时前苏联急需的原子弹研发绝密资料,为苏联后来原子弹的研发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玛加丽塔.科涅库娃是前苏联克格勃优秀的女间谍,她集美貌、风度、艺术修养于一身。公开的身份是著名苏联雕塑家谢尔盖.科涅库夫的夫人,不过,她是先成了科涅库夫夫人后,经过克格勃的突击发展才成为间谍的。
俄罗斯政治警察博物馆馆长米哈伊洛夫斯卡娅是这样评价女间谍的:大多数苏联女间谍都是貌如天仙,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机智敏捷。玛加丽塔就是她们中优秀的一员。并且,她还具有其她女间谍身上不一定都具有的很高深的艺术修养。
玛加丽塔.科涅库娃的丈夫谢尔盖.科涅库夫是前苏联的著名雕塑家,被称为“俄罗斯的罗丹”。
她于1924年随丈夫到美国举办艺术展,后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长期居住,一住就是20多年。在此期间,她被另一名在美国的女间谍扎露宾娜发展招募为间谍,在克格勃的代号为“卢卡斯”。她的任务是专门为苏联情报机构收集美国高科技方面的情报。
她于1935年与逃避德国纳粹迫害而逃到美国的爱因斯坦初次认识(爱因斯坦是犹太人)。
事情的经过是:1935年6月,美国布林斯顿大学邀请科涅库夫为在该校任教及研究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塑一个雕像。玛加丽塔的上司指示她:趁此机会结识爱因斯坦。于是,在科涅库夫的雕塑工作室,爱因斯坦很自然的就认识科涅库夫的妻子兼工作助手玛加丽塔。她的美貌,她的气质,她的修养,把我们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先生迷翻了。玛加丽塔也对充满了智慧及幽默,对艺术也很有研究的爱因斯坦很有好感。这一年爱因斯坦56岁,玛加丽塔39岁。
1940年5月,欧洲被希特勒点起了战火。
玛加丽塔在美国积极参加了反战活动。由于她在美国的社交界很有影响力,被选为了“援苏反战协会”的秘书长,指挥着手底下的几百名工作人员,在美国的文化领域从事反战活动。她的照片频繁地出现在美国的报纸上,成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反战社会活动家,甚至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都成了她的密友。
此时爱因斯坦的夫人已经去世,虽然他也有不少情人,但他却对玛加丽塔情有独钟。后来,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他终于鼓起勇气约会了有夫之妇玛加丽塔。
玛加丽塔给爱因斯坦回信说:尊敬的爱因斯坦先生,我想,我应该拒绝您。可是,我怎么能拒绝您呢?因为,因为您是爱因斯坦啊!
看人家这马屁拍得,超级高的水平!
把个大科学家兼大情圣爱因斯坦高兴得是心花怒放,都差点搞不清自己是物理学家还是数学家了。从此,爱因斯坦就对玛加丽塔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给她写了很多的情书。
最终,爱因斯坦终于把玛加丽塔追到了手。他们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建立了秘密的爱巢。他在情书中称之为“我们的洞房”,他们经常在这里幽会缠绵,通宵达旦。
玛加丽塔的任务,就是接近从事“曼哈顿计划”研究的科学家,“曼哈顿计划”是美国原子弹研究计划的代号。现在,有爱因斯坦送进怀里,正是巴之不得呢。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其实,爱因斯坦本人并未直接参与“曼哈顿计划”的工作,但制造原子弹的关键原理,公式“E=MC2”,正是爱因斯坦研究出来的。那么,这“E=MC2”是什么意思呢?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再?就是一个更大的数字了。具体解释就是:很小质量的物体在高速撞击下将产生巨大的能量,而且这种反应还是连锁式的,集中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足以毁灭全世界。
爱因斯坦的这个物理学原理被发现后,引起了一个1933年来到普林斯顿大学的匈牙利物理学家格拉德的高度重视,他知道纳粹德国正在进行类似的研究,如果真的研究出了什么结果,并用来制造武器的话,那就是人类的灾难了。于是他给美国政府写了建议,希望赶紧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并未引起美国政府相关机构的重视。于是,他请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给罗斯福总统写了封信,说明进行此项研究已经刻不容缓了,要是被好战的希特勒德国先研究出来了,那很可能世界的末日就到了。
这封信罗斯福看到后,非常重视,指示组织相关的科学家进行初步的论证。
正在这时,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偷袭了美国驻守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使美国遭受了海军建军以来最重大的损失。这更使得罗斯福及美国政府坚定了研究新式武器的决心。于是,拨款25亿美元用于此项研究。研制人员最多时达到了10万人。
说来也巧,在美国主持研究原子弹的罗伯特.奥本海默(跟爱因斯坦一样,也是位逃到美国的德国犹太裔科学家)和在德国主持研究原子弹的海森堡,这二人都是爱因斯坦的密友,而且,二人还在不同的时候,都请教过爱因斯坦研究中的难题。
在玛加丽塔接近爱因斯坦的同时,介绍她加入克格勃的女间谍扎露宾娜也接近了奥本海默的妻子,进而也接近了奥本海默本人。二人都在同一条战线上,用不同的方式,为苏联的情报机构执行着特殊的任务。
通过美国科学家及科技人员的努力,美国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的第一颗原子弹。并且于1945年7月15日成功试爆。
不久,美国就将原子弹用于了实战。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了原子弹,有数十万人丧生。两座城市,顷刻间,灰飞烟灭化成了废墟。致使日本放弃了所谓“本土作战”的念头,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其实,早在试爆的两周前,苏联的情报机构就已经掌握了该颗原子弹的爆炸参数及试爆的具体时间。这些,都是玛加丽塔及扎露宾娜等优秀特工的功劳。
在美国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笑看炎凉,冷观郭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