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存在之幸福随想
(一)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感觉到幸福了才是幸福的;可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到某种快感的时候,却仅仅只有一种期待更大快感到来时的想像,也只有等到我们日后的生活过得相当空乏枯燥了,才会觉得当初感觉着
(一)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感觉到幸福了才是幸福的;可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到某种快感的时候,却仅仅只有一种期待更大快感到来时的想像,也只有等到我们日后的生活过得相当空乏枯燥了,才会觉得当初感觉着那种快感的时候是幸福的,这也是经过时间过滤了的变了形的一些事件跟场景的记忆。
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实实在在地拥有什么东西,但我们在实实在在地拥有的时候,并不觉得满足,还满心期盼着更大更多的拥有,也只是在失去这些曾经的拥有后,才感觉到当时是多么的幸福。
天下的美女,其天生的丽质是千姿百态的,令没有真实体验过美女滋味的男人很想要,在得到之前老是想像着得到时的非常幸福的情景了。但是呢,一旦天下的所有美女都要你作老公了,或者都要将你作为一种私有财产了,这情景肯定会是非常恐怖的。
正在拥有的,往往是没有想像中未曾拥有过的东西令人倾情,人总是在失落与渴望中过完自己的一生。当我们的肉体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死神,就是一种真正的幸福了。但这种幸福,是不能称作幸福的,一般的说法是安然、坦然、释然的好心态。
去去来来,来来去去,我们的感觉总是感觉着某种无法排遣的忧伤与孤独,当我们美餐一顿的时候,山珍海味美酒还有美人陪伴大好歌舞烘托气氛,也不过如此。或者于春江花月夜身处歌舞美人群中的时候,人也是无法排遣心灵的根本孤独与失落的。人是很怪的动物呢,怪就怪在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情感的来去,并不是自己能够作得了主的。
幸福究竟是什么,幸福是幸福本身么?谁能说得清楚呢,当我们宣称自己是幸福的时候,恰恰自己是不太幸福的,甚至还身处逆境当中呢。就如同我们向大众宣布自己有多么高尚,自己多么愿意为某人奉献一切一样,是靠不住的说法。
幸福的“幸”,一种说法是幸运、运气好,一种说法是受到宠幸了(奴才对主子的感恩),还有一种说法是将“性”(男女之间的性事)联系在一起的。至于福嘛,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富可敌国,贵为高官圣人,寿命绵长,子孙满堂且个个成才,是为福。
这只是幸福的普通意义,如果深究起来,就没这么简单了,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达官贵人英雄豪杰,“幸”而且“福”者是没有的。譬如一个生命莫名其妙地降生在了达官贵人英雄豪杰之家,甚至成了铁定的皇位的继承人,这只能算是幸,还说不上是福。如果天生是个白痴或者混蛋,他娘老子造就的大好基业也会被玩完的,不但无福,还祸事不断。这是有“幸”无“福”者的类型。
“幸”主要是天作之机缘巧合,其内容跟形式是不同的,有的是幸于才干,有的是幸于官位,有的是幸于财富,有的是幸于名声。不过呢,“幸”的所有好处,只能是所有好处的初始气象,这一切也得靠幸运者好好把握的,如若躺在幸运的份上成天睡大觉,或者凭借着幸运无恶不作,也不会有“福”的。“福”是后天依据先天“幸”的造化,通过自身的进德修业才能够具备的。
幸福跟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命是先天的,譬如一个人的性别、出生的家庭背景、身体的素质以及智力的强弱,都不是自己在出生前能够作得了主的;运是后天的,命好者,如果能够在瞬息万变的人事纠葛中保持一种良好的道德意识,能够以自己先天丰厚的条件向外拓展自己社会公众方面的仁慈,这个福寿就绵长了,否则,就因了后天的不进德修业而将先天的好命早早地享用尽了,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不得好死的下场。
宋代陈抟老祖有《心相篇》阐述了命运的至真道理,“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人的起心动念是千万不能忽视的,古人有“举头三尺有神灵”之说法,我们的心念一起,至于是怎么会有了某种好的或不好的心念,我们当时是不能够察觉得到的,但这些心念偏偏能够鬼使神差地让我们作出了莫名其妙的决定,也能够鬼使神差地使我们被某种力量牵引而有了某些正常或非正常的行为。心为主导,行为心之发动,心行的结果就是祸福的现行。我们往往是任随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及对于自己并不真正清楚其究竟的人事是非的评判,就说了不应该说的话,作了不应该作的事来。可见,这个心的作用对于幸福(命运)的导向是非常重要的,守住一颗清净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随顺宇宙自然规律而运作自身的言行,是能够趋福避祸的。
《心相篇》曰:“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知善是不容易的,就跟知恶是同样的道理。知善能够始终如一的坚守,人的幸福也就与日俱增了,但这种幸福也只能建立在与外部人事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知恶之本质,也能够始终如一地警醒自己不作,譬如能够看透一些外在好的事相内部带有浓重的恶的因素而不为之,这就是一种智慧者的功夫了,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中国古人的幸福观,确实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其中的原理也是符合情理的。先天的命与后天的运,在中国人的眼里是辩证的,既对立又统一,先天的命坏,肯定对后天的运有着不可挽回的影响,如能在后天的运作中知非即改、从善去恶,幸福也就源源不断地来到了。珍惜先天之好命,好好把握后天的福运,这二者的结合,才能使一个人不断地有一个灵魂上的升华,心灵的快感也会一天比一天的增长。
《了凡四训》里面的改过修善法,虽然是出于一种现世的幸福向往,其实质也是合乎情理的。一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自然会有平和的心态,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事也就能够符合人事的情理了,自然就能够在与外部人事的和谐相处中有好的人缘,有了好的人缘,人也就活得更加的安然自在了。所以,幸福的有无,是跟一个人的心行大有关系的。
《圣经》里有一句话,“太阳既照好人,也照坏人。”以一颗平等无分别的心,面对世间众生万象,能够生发出来的,就是一些好的念头与好的心境,这样的状态,才是真正深入灵魂的幸福与快乐。
(二)
古有洪福齐天的说法,但仔细考查,即使古今中外成圣成贤者,也没有哪个是洪福齐天的。至于帝王嘛,据史载,远古的帝王是很长寿的,可是很辛苦,作为部落首领是需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所以就有了禅让制度的产生,也就有了一些一听说有部落首领让位于他而尽力躲避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