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火》:日本人双重心态的寓言展示

《花火》:日本人双重心态的寓言展示

孤疾杂文2025-04-22 20:51:06
影片导演北野武,获得第5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影片的内容相当简单,但是,这是一种威尼斯电影节所喜欢的生活流,虽然在影片中,这种生活流有一点苍白与概念化。影片中的警察山田是一个日本暴力的象征,
影片导演北野武,获得第5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影片的内容相当简单,但是,这是一种威尼斯电影节所喜欢的生活流,虽然在影片中,这种生活流有一点苍白与概念化。

影片中的警察山田是一个日本暴力的象征,他的妻子生病住院,自己也经受遭受到高利贷者的追逼,特别是他的同事何度为了保护他、被人打伤致残之后,妻离子散,生活一蹶不振。这一切,导致了山田成为了一个冷面杀手,只身去逐一杀死那些害死同事,令他生活窘迫的黑社会组织。

影片在冷色的调子下,基本没有表现什么复杂的故事,只是展现山田如何徘徊在同事灰色的生活下与妻子的垂危的白色病床前,然后他逐一除掉那些杀手,寻求法律之外才能找到的暴力的公正。

如果仅仅表现这些除暴场面的话,那么电影的情节含量明显不够,也显得太单调一些。在影片中的这些打杀场面,既没有探案剧的逻辑推理,也没有什么谁是幕后凶手的悬念,影片的主人公只需要像CS游戏那般,提着一杆枪,怀着一颗逮谁杀谁、谁撞着枪口就扣动板机的本能,就可以一往无前,横扫六合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影片基本就可能在半小时就放完。

妙就妙在影片在表现这根暴力线的同时,却用了很大精力,表现山田与妻子的相亲相爱的场面,这一段柔情的线索,与暴力线索占据了同样的比重,两根线索双线发展,冲淡了暴力血色的存在,使影片又多了一份粉红色的柔情味道。

而这两个看似不相吻合的两组线索,却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日本人的性格。而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威尼斯的青睐,可能正在于电影节一直注重的通过一个生活流的微小事件,在折射一个重大的命题,包括解析一个民族的性格。

山田的冷酷与柔情正是日本民族性格的一种外在的折射与反映。影片中的花火实际就是焰火,象征着火药营造出的一种温柔的美丽的缤纷,花火出现在影片中,正是山田与妻子一起在外渡假的浪漫时刻。而同时,火药的另一种功能就是制造子弹,屠戮生命,也就是山田以一种铁血的面目,在影片里大开杀戒的时候。两种不同色彩的火药的性质,构成了山田在影片中扮演的两种角色。]

总体来说,影片波澜不惊,没有什么奇峰突转的意外,山田在两个对立的段块里,扮演着两个似乎分裂的角色,善良的丈夫与冷酷的杀手。没有用太多的戏剧化的冲突,让这两个板块发生联系,反而尽情地让各个段块充分演绎,让冷酷再冷酷一点,温情再温情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在一些看似无关的情节里,表现了一种生活纪实化的真实而琐碎的事件。比如影片中的汽车修理厂的段落,其实与影片的核心主题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影片却在这一个段落里,多次表现出修理厂老板的乐乐呵呵,修理女工的萎靡不振,让电影承载了一种局部真实的再现任务。这多少只有在艺术片里才能成立。

不过,这部影片的结构有一些太单薄,影像也是显得太苍白,很多人物都是简单化的,比如影片中的受伤后非常消沉的何度,在影片里都没有什么性格的展现,仅仅是承载着一种图说警察不幸的责任。也许让影片突出的地方,就是影片对于暴力的强化与对温情的美化所能达到的强烈的反差,从而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日本民族的复杂性。因为事实上正是这样,日本人的那种矛盾着的民族性格,曾经被喻为“菊与刀”的象征,正体现了暴力与温情的融合一体。本片试图让两者找到一个结合点,在人类行为特征的两极之间找到一场沟通两极的开阔地。影片阐述的意思其实说白了就是对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但是,如果还有一点处于这中间状态的生命存在呢?日本人是如何处理的?显然影片在本片中没有作出回答。日本人似乎更愿意撇开中庸,而在“菊与刀”为特征的暴力与温情之间各执一词,并把两个极端扩大成固执的全局状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