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庐陵,新县城

古庐陵,新县城

采物杂文2025-04-24 17:05:07
吉安县古称庐陵县。《水经注》说它是因泸水而得名。夏、商时代地处扬州西境,周朝地属吴、越、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始设庐陵县,隶属九江郡,县治在泰和县西3
吉安县古称庐陵县。《水经注》说它是因泸水而得名。夏、商时代地处扬州西境,周朝地属吴、越、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始设庐陵县,隶属九江郡,县治在泰和县西3里。高祖元年秦亡,楚汉争霸,英布为九江王,庐陵县属九江王国。1914年改庐陵县为吉安县。
1949年7月16日吉安县解放。7月28日,奉令析吉安县石阳镇置吉安市,同属吉安分区。1949年9月,吉安分区改为吉安专区。1958年11月,吉安县并入吉安市,次年6月,县、市仍分治。1968年,吉安县专区改名井冈山地区,吉安县属井冈山地区。1979年改井冈山地区为吉安地区,吉安县仍属吉安地区,同年11月,县治从吉安市五岳观迁至新县城敦厚镇。1987年将兴桥乡、长塘乡、樟山乡划归吉安市;1988年将盘田乡火气下村划归吉水县阜田镇;2000年吉安地区改为吉安市,将值夏镇、东固镇、新圩镇、富田乡、文陂乡、云楼乡划归吉安市青原区,曲濑乡划归吉安市吉州区。
吉安县现辖11镇8乡,总面积2117平方公里,人口46万。庐陵自古多俊杰,文章风物照江天。吉安县涌现了民族英雄文天祥、爱国志士胡铨、三朝重臣周必大、著名诗人刘辰翁等一批彪炳史册的仁人志士;演绎出“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壮阔史诗,诞生了余秋里、肖望东等4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以曾山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功载史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安县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境内“红、绿、古”资源交相辉映,人文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盛唐古塔、宋代名窑、文天祥千古绝唱、英烈馆的浩然正气等,无不展现遗古遗风,令中外宾朋为之陶醉,流连忘返。
改革春风拂大地,庐陵处处添美景。吉安县将在“十一五”规划中,瞄准“率先实现新跨越,进入全省先进县”的目标,以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和真抓实干的精神,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化。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缕缕春风吹拂下,吉安县城由吉安市迁到现在的吉安县敦厚镇盘龙山。从此,千年古庐陵带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千百年来,一直是市县合治,有县无城,严重影响了吉安县的发展。建自己的县城,成为庐陵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吉安县的历任领导都在苦苦地探索和追寻。
1979年,吉安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机遇,果断决策,在光秃秃的盘龙山上,105国道以西交通便捷之处,规划建设新县城。全县沸腾了!吉安县人终于建自己的县城了。有人欢呼,有人反对,更多的人是在怀疑,吉安老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新县城猴年马月能建成呢?
说了算,定了干,心动不如行动!这是吉安县人在改革发展中磨练出来的品格。全县动员,凝心聚力,吉安县一场历史上最大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1980年3月,吉安县政府组建新县城筹建办公室,负责县城的开发和建设。一个月后,第一批创业者来到新县城。在他们的眼前是一座黄土高坡,连一条象样的黄泥巴路都没有。此时创业者的资金仅有区区4万元的开办费。
缺少发展资金怎么办?勤劳智慧的吉安县人实行了市场化运作,走经营城市的发展道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行招投标制。当年开工的几个市政工程项目,道路主体,雨污水配套和绿化工程,第一次全部实施公开招投标,降低造价数百万元。到1990年底,“一纵两横”两公里长的县级城市主干道,拉开了吉安县新县城起步的框架,成为吉安县新县城新的起跑点。
进入九十年代,吉安县成为国家省级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全县生物种类500多种,森林面积180万亩,其中湿地松70万亩,居全国之最,森林覆盖率达61%。吉安黄牛、横江葡萄、吉固子、车前籽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要的矿产有煤、铁、锰、高岭土、白泥、焦宝石等30余种。县城境内空气质量优良,劳动力资源充足。
吉安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服务设施齐全。吉安县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经济区的“扇轴”部位。境内形成了以井冈山机场、京九铁路、105国道、赣粤高速、武吉高速、赣江黄金水道为主轴的立体交通网络。县城敦厚距吉安市中心城区和吉安海关、吉安商检、吉安火车站10公里,距井冈山机场30公里,距赣粤高速出入口3.5公里,距赣江燕子窝水运码头2公里,城东设有京九铁路吉安货运南站,日供工业用水3万吨自供站2个,占地12平方公里的吉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占地8平方公里的吉安县工业园分立县城105国道两旁。建设中的凤凰工业园区,规划面积为12平方公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迎接产业的梯度转移,为县域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新世纪,新希望。吉安县新县城的建设向全方位、立体化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新县城按照生态立县,商贸兴城的要求,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审时度势,一手抓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一手抓城市服务业,集聚新城人气,以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方式,招商局、发改委、办证服务中心等部门的一群年轻、精干、朝气蓬勃的团队,不分昼夜,忘我工作,他们踏遍大江南北,招商引资发展新城。平心而论,当时的盘龙山尚是一片正在开发的处女地,许多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但是,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通过各种渠道捕捉招商信息,上门拜访和洽谈。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有一百次失败,就有一百零一次追求,直到成功。为签一项协议,一次又一次的磋商,一稿、两稿、三稿,最多的修改了十几次,直到双方满意,取得双赢的效果。
凭着吉安县人特有的拼劲和韧劲,赢得许多企业家的青睐。生产高科技产品的电子有限公司来了,世界500强企业来了,农工商超市来了,高级酒店来了……今日,这座产业发达、功能完善、适宜人居、适合创业的新兴城市,正在以生机勃勃、风姿绰约的姿态向我们走来!伴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吉安县城镇化稳步推进。
吉安县城纳入吉安市区规划建设范围后,吉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落户县城城东,2005年坐落于县城中心的设计新颖、文化韵味浓郁的庐陵文化广场和集秀水、幽径、凉亭、垂柳等美景于一体的龙湖相继竣工。吉安县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