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也应该解放思想

村干部也应该解放思想

悗密杂文2025-04-22 20:48:17
解放思想年年喊,时时讲,处处搞,人人说,但是热在上面,冷在基层,领导讲得多,群众讲得少,许多时候唱在会议上,写在文件上,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深入到工作上。改革开放30年了,当前,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
解放思想年年喊,时时讲,处处搞,人人说,但是热在上面,冷在基层,领导讲得多,群众讲得少,许多时候唱在会议上,写在文件上,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深入到工作上。改革开放30年了,当前,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全国掀起了高潮。要使这一活动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实效,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认为村干部的思想解放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领头雁和主心骨。对于群众来说:千政策、万政策,群众能致富就是好政策;大干部、小干部,能带领群众致富就是好干部。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对农村和村干部有着很真的感情和很深的了解。近日回了一趟家,在感受到家乡巨大变化的同时,也深为忧虑。在闲谈和走访中,大多数群众对近年来党的富民政策都比较满意,但谈到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时大多都闭口无语,有的小声嘟囔,“种地的能有什么发展”;有的说没有本钱,信用社贷款找不到担保人;有的说不知道发展什么项目好、没有致富的好门路。当谈到村干部时,不少群众还颇有怨言,认为私心太重,只顾自己牟利,缺乏公益心、大多不能引导和带领群众致富;更有甚者气愤地说,“官不大、脾气大;能力不行、拍马屁行,太霸道啦”;还有的说,村委选支书不是党员的村干部把党员的选举权利都代替了。
据了解,目前广大农村,尤其是落后贫穷的地方,村干部改革意识、市场意识、发展意识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解放思想仍停留在形式上,个别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对农村基层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缺少研究,有的存在“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消极思想,缺少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有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知难而进,勇于开拓的精神。
推动发展农村经济,村干部解放思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针对当前工作的诸多困难,要提倡村干部树立改革创新、奋力拼博的精神,教育他们深刻认识到,农村经济要发展,喊难叫屈不行,悲观失望不行,坐等其成也不行,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视现实、鼓足勇气,奋力拼博、谋求发展,才能创造出有利于本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为此,村干部要当好“四员”:
一是要当好“学习委员”。在农村,“村官”就是领路人,处处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作为“村官”,“要有一定的理论修养”、“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要有很强的群众观念”、“要有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有干事创业的真本领”。只有学习,才能解放思想,更新思路,加强素质,提高能力。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周围比较成功的经验,还要带头学习技术技能。要积极“走出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思考为什么我们比人家慢,发展道路总不畅?思考为什么我们有丰富的资源却不能转化为资本,改变落后的面貌?从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好发展规划和发展思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要当好“宣传委员”。新时期各地的村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各村的能人,与上级组织和领导接触多,离政策“近”,政治素养、政策水平、见识胆略相对较高。这就要既要求他们自觉主动地向一般群众宣传党纪国法、产业政策、市场行情和各类农科知识,又要利用长期与群众在一起生活,同呼吸共命运,掌握情况多的优势,倾听群众呼声,归集群众意愿,向上级组织做好宣传,帮助上级组织因地制宜决策工作。
三是要当好“组织委员”。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作为村里的领路人,村干部要有服务村民的意识,戴上“望远镜”,立足村情,着眼长远,制订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排出阶段性实施目标,组织全村群众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打胜,切忌患上“多动症”,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切忌患上“近视病”,哪里黑了那里歇;切忌患上“红眼病”,对“富”百姓不服气,对“穷”亲戚看不起;切忌患上“健忘症”,只埋头自己致富,忘了带领群众发家,见到利益朝前跑,听到问题躲着走。
四是要当好“劳动委员”。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有靠实干、苦干,才能带动群众。山区地区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农民种养潜在风险较大的今天,农业生产怎样对接市场?种啥养啥?怎样种养?村干部比一般村民要有更理性的认识。作为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要有敢为人先的意识和敢于冒险的精神,首先将自己的责任田建设成供村民学习取经的样板,对充分调研后看准的新项目群众还不接受的情况,带头示范推广,真正把教训留给自己,把经验传给群众,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