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生襄平昱,芳泌天涯香

兰生襄平昱,芳泌天涯香

秋浦杂文2025-04-22 20:52:54
十六七年前我在辽宁省曲艺家协会负责《曲艺通讯》编辑工作时,就想好好为兰芳老师写篇文章,但因为一直忙得很,没能如愿。日前,恰逢领导安排我参加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调研工作,才得已与兰芳老师促膝一叙,并
十六七年前我在辽宁省曲艺家协会负责《曲艺通讯》编辑工作时,就想好好为兰芳老师写篇文章,但因为一直忙得很,没能如愿。日前,恰逢领导安排我参加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调研工作,才得已与兰芳老师促膝一叙,并得到了兰芳老师的允诺,了却了这个一直压在心头的心愿。兰芳老师非常敬业,听说这次采访要上镜头,那更是一丝不苟,毫不含糊,我们进屋坐定后,茶水,她仍在化妆。这怪不得她,因为我们按约定的时间足足提前了半个多小时啊。她的时间观念真是强啊,当她笑呵呵地从卧室走出来时,我偷偷瞟了一下房间里的样式考究的挂钟,天啊,刚好9点整。我与兰芳老师交往不是太多,但交情不错,近二十年未谋面,她喊着我的名字和我握了握手。算来,兰芳老师已经66岁了,可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疲惫的神情。为了给她节省更多的时间,我准备在1个小时内完成采访。于是,简洁地向她介绍了我们的来意。她稍稍沉吟了一下,便以她说书的风格和语速说开了。
兰生襄平
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磨难是人生的财富。”
兰芳老师人生就是从磨难开始的。她生于一个穷困的大鼓艺人家庭,母亲和两个姨娘都是东北大鼓艺人(那时叫奉天大鼓)。她的母亲12岁开始学艺,到了出嫁的年龄,嫁给了一个职员,怀兰芳老师5个月的时候,那个男人就很少回家了,不久,就无影无踪再也没有消息了。断了生活的来源,生活变得十分艰难。为了度日活命,母亲打定主意不要腹中的孩子了。但遭到了父母亲的坚决反对。父亲表示:“就是拾破烂,也要养着这个孩子。”怀着七八个月孩子的母亲一直坚持着演出,那时,乡下娶媳妇,祝寿都要请些大鼓艺人助兴。挺个大肚子的母亲,一去就要演好几天,回来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倦容满面。但,不出演出,怎么行呢?这个家,只有母亲撑着啊,一天不进钱,全家都要饿肚子。在这期间,母亲背着父母偷偷吃了三次打胎药,值得庆幸的是,三次坠胎却也没能把孩子打下来,后来还是被父母知道了,他们含着泪水叹道:“这个女孩的命真是太大了。”
1944年元月的一天,东方刚刚发亮的时候,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了,姥爷从琴棋书画这四个字中取了两个给这个女婴取了个名字叫:书琴。因为随的是母姓,所以叫刘书琴。名字里蕴藏着母亲殷切的希望,希望她将来是个出色的才女。没有父爱的书琴,在襁褓中听的最多的是母亲的唱,母亲那时就已经小有名气了。她的嗓音很高很亮。唱起大鼓委婉动听,深得观众的喜爱。兰芳老师一回忆起母亲就常常泪水热泪盈眶,无限深情地说:“那时,我感觉母亲的唱简直就是天籁之音,生活很苦,但听着母亲的唱,苦也不知道苦了。肯定地说,是母亲的唱,引导着我走向艺术之路的。一直到今天,母亲那一嗓子嘹亮的东北大鼓,仍然对自己从艺的信念有着神奇的动力。”
时光很快就来到了1948年2月6日,,辽阳解放了。这年,兰芳也5岁了,一天,母亲突然高兴地对女儿说,要教她唱大鼓,然后,也不容女儿同意与否,拉过女儿就开教。母亲虽然唱的很好,但教学上却很不得法,给女儿唱了一段后,就告诉她说这叫“北口”,再唱一段,又告诉她这叫“南口”,然后就“二六”“流水”什么的一股脑地塞给她,也不管5岁的孩子能不能消化得了,当然小书琴接受不了呀,急于孩子成凤的母亲就对女儿发火。这时,姥爷就会出面护着小书琴了。母亲的想法为什么突然转变了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
辽阳解放了,共产党来了,人民当家做主人了,艺人不再被歧视了!艺人的称谓也改了,演员,多好听啊。女儿有这份唱大鼓的天才,为什么不让她唱呢。学艺当中,兰芳老师的大姨,二姨都热心地教她。而且一教就是《忆真妃》、《王二姐思夫》等大段子。灵性的兰芳不到十岁就掌握了十几个。在这期间,她二姨的女儿、她的表姐张曼云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张曼云大她14岁,聪明过人,那时,她就和著名大鼓艺人霍树棠、郑奇珍、贺文艳都一起表演过。得到了姐姐的帮助,兰芳进步得很快,并且很快喜欢上了说大书,大姨、二姨对她赞赏有加。
拜师学艺
兰芳在辽阳市第4中学读初中期间,社会上不够规模的小茶社被政府取缔,母亲因此失业了,家里的经济来源断了,兰芳的学费也自然成了问题。无奈之下,她勉强念完了初二,1957年,终于被迫辍学了。书念不成了,做什么呢?母亲千思万虑后,仍然执意让女儿学说书。叮嘱她每天都要去茶社听书。听李华忱、刘冠军等人说书。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母亲给女儿找了一个师傅,还让女儿正式拜师。这个师傅叫杨丽环,是个既厚道又有责任心的女艺人。拜师那天,自然要“吃饭”曲艺行里管这个举动叫“摆枝”。曾和母亲一起唱大鼓共事的朋友们都来了。宴席中,一位识文断字的老艺人给她念了一通“门生帖”,这个“门生帖”其实就是现在的合同书。师傅教她的第一个段子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兰芳学的快,调唱的准,就是味道差些,仔细想了想才悟出来味道差,是因为一直学唱大鼓影响的。一张嘴就像在唱东北大鼓。后来,反右运动开始了,师傅的男人因为当过几天伪警察被茶社解雇。师傅有4个孩子,加上兰芳,共五个张嘴吃饭的。一大家子人的生计困难了。一天,师傅把兰芳叫到跟前,心情沉重地说:“你跟着我,有上顿没下顿的,这日子过得太苦了。你年龄小,又想家,你就回去吧。”兰芳一听,傻眼了,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她舍不得师傅啊。于是坚决地说:“我不走,再苦我也能忍着……”这时,师傅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哽咽道:“师傅是个体艺人,生活没有保证,你回去找个职业上班去吧。师傅相信你,你一定行……”说着掏出了几张零钞塞给兰芳,一定让她买车票回家。兰芳知道师傅这是忍痛割爱,舍不得让她在这儿遭罪,眼睛里满噙着泪,猛地将师傅牢牢抱定哭作一团。回到家后,母亲通过一个熟人把兰芳弄进了辽阳县民间杂技团做了一个小学员。那个年代,杂曲不分家。书曲可以在杂技演出中垫场。兰芳除了唱大鼓外,还兼任报幕员。进了杂技团,喜欢上了杂技,平时,她就学员们一起练功,下腰、劈腿,倒立、跳跃……现在想来,那段练杂技功的时光也没白费,像那些短打类、袍带类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