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论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耳食不化杂文2025-04-22 20:53:05
曾经很痛恨,至少是愧疚。自己作为一个炎皇子弟,华夏子孙,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知甚少。无知便无德,无德便无能,所以本人绝对是个无德无能的庸人。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特别地我下一本《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目的在
曾经很痛恨,至少是愧疚。自己作为一个炎皇子弟,华夏子孙,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知甚少。无知便无德,无德便无能,所以本人绝对是个无德无能的庸人。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特别地我下一本《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目的在于在相关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将与其有关的历史人物,神话典故,编成短信,以为中达到有所为。现在反想一下,噢,自己原来错了。短信的交流手法是文字,而文字的玩弄大多是笔墨措词的游戏而已。既然是游戏,其本身的意义无外乎是一种娱乐,没有更深入的意义,也不会有一点深切的记忆。游戏是用来过眼云烟的,亦是用来哈哈一笑的。
第二点就是短信所传达的内容,即与节日相关的典故历史人物。这其中不泛被公认的伟人和蛮荒时代的经典神话。对于这些伟人,我们节日的发源本身可能是为了纪念他,但如今我们却不在意,甚至不知道。当然知道也没有什么意思,不过是串串假戏,唱个高调的开场白,然后再大秀我们高超的脱衣舞技,但我和你心照不宣,口头上和表面上都是在奉献艺术大餐。我们对于历史伟人既没有深入的了解,考查,也没有真诚的敬仰和效仿。知道他们为的是体现我们博学,体现我们爱国,体现我们的伟大情怀,而我们的内心深处却没有强烈而崇高的深刻情愫。我们会赞他们多么伟大,品质多么优秀,但我们自身却不以其为偶像,不尽量做一个类似的人而无悔于心。我们只是做作,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沉淀到潜意识的。对于神话传说而言,它们存在于现在的价值,一方面是考古学家研究古人思想开化之类的,另一方面不过是用来制造娱乐内容的素材,比如小说,电影,电视剧,仅此而已。
当前中国人对待传统节日以及西化过来的欧美节日态度都是统一一致的,只不过洋节日满足了某些人的盲目时尚观。洋节日被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包容性给吸取了,可是我们的吸取却是肤浅的与不伦不类的,即带有了中国特色。邓爷爷当年的一句话概括了所有发生于中国的怪异,若其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我们不会有天真如圣诞老人从烟囱钻进来放进袜子礼物的幻想,也没有人去扮演圣诞老人;我们亦不会有浪漫如法国人对爱情精心培养的情调,当然我们现在却不只一个情人节;我们更不会有深刻如英国人那么生命宿命般相栖的哀怨的缠绵。一切古今中外的节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噱头,一个体息的理由,一个游玩的时候,一个狂欢的借口,仅此而已。尽管在这些动机外面来必须包装上高尚的意义,比如为弘扬,为增强XX意识,YY思想,为庆祝Zz,为丰富AA……
行文至此,有许多朋友可能要误会我了,以为我是在呼吁国人重视传统节日,深入发掘其内含,充实自己的思想人格,争做一个XYz的人。错拉,传统节日不被重视,不只是因为国人思想意识的问题,更是因为传统本身的问题,最近读了李敖老兄的一些作品才有所顿悟。我们的传统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想,求真的态度,科学的实物化。当然我们有着这样那样的庞大的理论系统,即我们的老祖宗大多在有事没事地空想,想和做完全脱离,甚至背道。理论是用来教化奴化别人的,不是用来提高自己内心和感染别人内心的。儒家的思想本身并不深刻伟大,只是恰合封建帝制的利益而已。即使是其中求真的问题讨论法,做人的道德标准,听上去都对,实际上也不错,只是不严格{当然本人才疏学浅,未曾研究,思维呆滞,但本人有意识到这点的灵性},在现实中也实施不了,孔子本人也求做到,这不能不说这不是失败。对待节日,疑惑和解脱并存。疑惑是怎样可以建立深刻且深入内心的节日,无论是固有节日还是外来节日;解脱则是其实我大可以随心所欲,比如你的生日,我说它是我的节日,它就是我的节日。怎么样?要不要出来和我一起庆祝呀,算我约你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