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如同乘公交

求职如同乘公交

迟疑不定小说2025-04-05 14:28:00
周远鸿填好了个人求职简历,交给人事经理。人事经理说:“你填写的工资心理价位太高了。”周远鸿说:“不是你要我填写吗,我不想填,你非得要我填,填的工资心理价位还算低的,2500~3000,是很低的工资,不

周远鸿填好了个人求职简历,交给人事经理。
人事经理说:“你填写的工资心理价位太高了。”
周远鸿说:“不是你要我填写吗,我不想填,你非得要我填,填的工资心理价位还算低的,2500~3000,是很低的工资,不及一个保姆的工资,保姆的工资三四千,月子保姆涨到七八千了。”
人事经理说:“这里只能给两千,总仓这个岗位工资,就这样低,领班的也才有2300元。你愿不愿意做?”
周远鸿说:“随你们便吧。”
“坐仓库,要会守得住,耐得住寂寞。”
“我自己以前开了多年店的,每天坐,年年坐,我呆得住。”周远鸿说。
“我们需要员工做得长久些,做一辈子也不太现实,至少做一两年。做两三个月便不做,我们不要的。”人事经理说。
“做,会长期做下去的。”
“你去财务室找王总监去谈谈。”
“好的。”周远鸿走出了人力资源部。
周远鸿去财务室,王总监在财务室的里间,她正牙痛,戴了口罩。她说:“做仓储员要懂电脑的,你会做吗?”
“会做的,我使用电脑近十年了,一些应用软件学一学,不难。”周远鸿回答。
“做仓管,工资低。”
“我知道。”
“这里没有发展前途,没有上升空间。”
周远鸿苦笑了一下。
“你周六周七要上班,周一周二休息,也可以周一至周四选择两天休息。”
“好吧。”周远鸿说。
“就这样吧,你3日那天接电话通知,人事室有你的联系电话的。”
“是的,行。”
周远鸿等待3日的来电通知,他应该有两手准备,万一不来电话,他也得去找一找工作,再说那儿工资低,需要找一个待遇好一点工作,因而在2日,他徒步在秀丰路,又从秀丰路步行到西堤阳光小区,再转至学院路,至望童路后向卖面桥行进。
与他擦身而过有好多辆公交车,他想乘上去,又放弃了。乘在公交车里,怎么去关注单位门前的那些招聘广告。他想还是到下一站去乘吧。
走过一家工厂,他看见一个门面房,关着门,依稀看见红仙超市。他记得多年前,这家超市的老板娘在光天白日之下被人杀害在超市里。当时,没有确切消息抓住了杀人凶手,直至今日,周远鸿也没有听闻到任何消息。
他返回来,到离超市很近的一间传达室窗前,敲了敲窗玻璃。门卫老人推开一条玻璃窗缝,问周远鸿:“你有什么事?”
“问一下老师傅,红仙超市老板娘被杀案,有没有破案?”
“没有消息。”
“过去了这么多年,网络上也没有任何消息,记得嫌疑人作案后大白天大摇大摆,光着膀子跑走了。”
“你真知道当年这件事,住在哪儿啊?”门卫来人问。
“我就住在学院路,住了有十年,对这一件事早就听闻了,现在住在小镇子里,你知道的,学院路拆迁,那村子几近搬空了。”
“你进来坐。”门卫老人说。
“好,我正走得脚酸,休息一下也好。”周远鸿走进了门卫室。
“世上的任何事情,总有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超市老板娘被杀,可能是情杀。”门卫老人说。
“为什么?”周远鸿问。
“有一次,我见到警察押着一个人来指认现场,被押人戴着手铐,我想一定与该案有关。听人家说是情杀。”
“也是有可能的。那女的作风不好?”
“也没见她与别人有染。”
“她老公和小孩就被害苦了。”
“那是自然,后来的情况不知道,自从案发后,没再开超市了。”
“真是前世造的冤孽呀。”
“因果报应,有现世报,有隔代报,像她这种就是现世报,一个被害,一个被抓,一报还一报,没办法躲避;还有一种隔代报,祖上积德,在后世子孙一代得到馈赠,像宋代的清官包丞,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福泽后世子孙,成就了一代船王包玉刚,这都是祖上积德带来的福祉。再看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造反派,他们的后代有哪一个有好结果的?”
“有道理。”
“有的老板总抱怨自己买彩票不中,问我个中缘由。我总劝他们要摆好心态,买彩票,自己不中,成就了别人,大家不买,就没有人会中,买就是为了投入,捐助彩票事业,要当善举来做。有这样想法,买彩票也就不会有内心纠结。”
他接着又说:“有不少来就职的人,过来问我,你们厂给多少月工资,有没有三四千,是不是包吃住,他们还没有经过试用,没有干活,叫我怎么说他们好,现在哪有这样好找的工作,找工作好比乘公交,你站在站台上等车,见到开来一辆乘客拥挤的公交车,上还是不上,不上,下一班公交车依然乘客拥挤,再不上,你还是站在原地。如果当初乘上拥挤的公交车,也许途中有乘客下车,还是有你乘坐的位置。找工作一样,要抓住机会,工资低一点,也做,岗位不好,也做,等待时机,等别人调动走了,有了空余的岗位,你再伺机争取一个更好的岗位。这就是与乘公交车原理一样的,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既赶了路程,又找到了合适的座位。如果高不攀低不就,那只能呆在原地,错失良机。”
“那么你为什么不进入更好的岗位,而一直在门卫室值班?”周远鸿问。
“我知足了,我有一千来块工资,够花,家里有房,没有大的建设,子女都大了,我自己挣点零花钱。别看那些车间主任,三四千月工资,工资是高,但他们付出的也多,尤其是他们应酬多,那些工资有好多要用来请客送礼,真真存进袋里的钱说不定还不及我的一千来块。我在门卫室,每个员工,包括老板,进出工厂大门都是开口闭口叫我阿叔,都把我当亲人一样看待。还经常过来跟我聊天,听我讲大道。我给他们开道,他们听了总是觉得大有裨益。”
他继续说:“我也知道私企老板的发迹秘密:生财之道不外乎这样事实,借力被借力,利用被利用,看谁占得了先机。能借力利用人家的财富和资源,就上去了;被借力被利用了,你就没发上去。譬如两个人各有现金五万,一个人借了另一人五万元,就可以买房、置地、办厂,他上去了,就是踩着别人的肩头上去的。”
“是的,之所以他站得高,是他踩在了人家的肩头上,借了众人之力,成就了他财富的积聚。”
“我是过了创业的最佳时机,适合于现在坐门卫室里优哉游哉地过日子。”
“确实不错。谢谢你,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