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陀即景
从马尾前往普陀山,那天正好是农历十五。望着车窗外的圆月,高高地挂在天边,伴我一路700公里同行。沿途,月辉下的村庄依稀可见,我寻觅着朦胧的风景,那天边黛山的轮廓,那江上渔船的灯火,都是一道道风景。次日
从马尾前往普陀山,那天正好是农历十五。望着车窗外的圆月,高高地挂在天边,伴我一路700公里同行。沿途,月辉下的村庄依稀可见,我寻觅着朦胧的风景,那天边黛山的轮廓,那江上渔船的灯火,都是一道道风景。次日凌晨五点至舟山,乘轮渡1小时到沈家门,再换乘快艇半小时,就顺利到达了神往已久的普陀山。“普陀山”意为观音菩萨所居之岛,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舟山1390个岛屿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山,仿佛飘浮在茫茫大海,澄澈空明。它畅然的诗境与浓郁的禅意融合为“海天佛国”。康熙帝曾说,“普陀秀峙海堙,回立于天风紫涛浩瀚无际之中,尤灵秀萃聚,宜其为仙真之所栖息。”
古刹宝林香客多
普陀山,一个国际性的佛教圣地。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是人类真善美的化身,也是大半个亚洲人的信仰。每年成千上万的八方香客来这里虔诚礼佛。晨钟暮鼓,源远流长,唐时的香火,绵延至今。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是这里的三大禅寺。
参天古木掩映下的普济寺,气势恢弘。南国的禅院,总在滋润中精雕细凿出它的庄丽与曼妙。寺前的莲池上有三座桥,那是乾隆帝当年走过的永寿桥,走桥在这里被赋予了尊贵与长寿的象征。池中盛开的莲花是夏日里的美丽传说。传说里,西方的天空有个湖泊,湖中开满了莲,一朵莲代表一个人的心灵。走进寺内,投入眼帘的是鎏金古楹联“五朝赐福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我们敬上三柱清香,以此表达对佛、法、僧三宝和观音菩萨的虔诚。佛典说:“生命在呼吸间。”当你忘掉自己的想法去听禅,必有玄妙的感应。
从普济寺出来,西天门侧有一“心”字硕石,整字可纳百人。它邻近的梅福禅院有一“佛”字,最后一竖书写成“心”形。这两颗心都被人们顶礼膜拜。使人想到,比陆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海天大的是心。“一心而已,即可扬帆。”普陀山的奇石很多,最奇特的是磐陀石,在风雨飘摇的千万年里,它稳当地伫立于另一石块上,只需那么一丁点的落脚处。每个建筑,每棵古木,每块奇石都有神奇的故事,而美丽的故事则是心灵的一种寄托。这里的自然风物,常以浑然天成的山水为依托,稍加人工雕琢,是为了锦上添花。这里的人文景观,奠基于佛教文化,脱胎于唐朝至今的历史故事与传说。一亭一阁,一草一木,处处弥漫着海天佛韵。
穿过西天门,走过刻满故事的石廊小路。在岛的南端,一尊南海观音圣像海天普照,其震慑力无以伦比。人山人海的香客,默默向菩萨倾诉着吉祥的愿望。
普陀的建筑,该数法雨寺最别具匠心,它因康熙赐匾“天华法雨”而得名。寺内200多间的殿堂楼阁,依山起势,殿宇嵯峨,其琉璃瓦色彩各异。大门处的九龙壁,青石雕刻,栩栩如生,是全国三大九龙壁之一。壁前有个放生池,池里畅游着鱼与龟。
出了法雨寺,沿香云路拾级而上。普陀山最高的寺院——慧济寺,就在高280米的佛顶山上。香云路曲径幽深,路上飘着悠扬的佛教圣歌,沁人心脾的古樟木香与茶果香阵阵袭来。我们见到许多来许愿的信徒,从山脚的石阶三步一叩地朝拜,登上佛顶山的1008个台阶,“一切旨在心诚则灵。”登临山顶远眺,山在碧海的环绕中,“以山兼湖之胜,当推西湖。以山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海天佛国”的美誉对普陀来说一点也不为过。诵经声、涛声瞬间融入心中,心,一片的平和宁静,仿佛走进澄澈空明的境界。我俯望着东海,浪花拍打着礁岩,清爽的海风让诗意油然而生:
谁居于山巅,阅尽人间的沧桑?
谁坐看潮起,仰望变幻的山岗?
如花的岁月,似水流年。
那化不开的渊源浓情,
是同撑的伞、共渡的舟?还是尽数侍奉?
温婉的目光是莲的绽放,
执珠的指间留着菩提根的芬香,
梵音吟唱在海天国度间。
千步沙看日月恒升
“如日之恒,如月之升。”在普陀1300米的千步沙,我第一次看到海上日出与海上生明月。
普陀的日出,的确是“壮丽迷人图一幅,生花妙笔也难描”。大自然总是对那些勤快的人们敞开胸怀的。凌晨四点半,天公亲睐,万里无云。我与同伴三人踏着晨光,来到千步沙。远远聆听到浪花涌动的声音,如同心潮的涌动。
东边的山似卧龙低饮着东海之水,天边微红,红日初出,照耀着海滩并折射出万丈光芒,海面潋滟的波光金灿灿的。红日、蓝天、碧海、浪花、青山、绿树,还有小小的招潮蟹,好一个缤纷的世界。
起伏的海浪是五线谱的音符,弹奏着慷慨的乐章。潮汐褪处,沙滩留痕,那淡淡的水波痕,象树木的年轮,更象中国的原创版画。难怪有这样的诗句:“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有多么的幸福。”静静地看海,潮声更衬出晨海的幽静,沙滩上的人很少,十多个,沙滩边的森林里有几个夜宿的帐篷,一位背着行囊的外国人在海岸边来回踏浪。海风吹拂着我的发梢,轻吻着我的脸庞,细柔的沙摩挲着我的脚丫子,我深深分享着空气里的负氧离子,东海腥甜的气息让人神清气爽。大海三面环山,东面的金色红日,与南海观音菩萨圣像遥相呼应。青山静静的,显得出奇的睿智。我突然领悟到《断章》的诗味:青山拥抱着大海,大海环抱着青山。我投入大海的怀抱看风景,山上看风景的人在看看海的人。
在普陀的那天傍晚,天空虚蓝成一种可欲而不可求的颜色。我们散步到千步沙,远远的看见海平面上镶着个静静的桔色圆盘。我说,“是夕阳还是月亮呀?”同行大笑,有的说月升,有的说日落。当桔色圆盘越升越高,我们断定那是月亮,其实从方向我们也可判断,只是在博大的海面前,迷失了方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古诗人只有在生活的第一线,只有躬身体验,才能写出传诵百年的经典诗句。当天色渐暗,深邃的海就像个舞台,渐行渐远的人渺小得只留剪影,远望就像一出人人喜爱的皮影戏。
海岛掠影
这是一个与大海如此接近,又如此依赖大海的城市。海是普陀的精灵,它派生出的海文化是如此的丰富。那勤劳质朴、以渔为生的居民,究竟是岛上的原住民,还是渡海而过的迁徙民?已是千古之谜。留下了徐福与仙岛的故事,留下了唐鉴真东渡的故事,依然不老。空气的澄清不用说,曲折的海岸线,亚热带的海洋气候,更是怡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