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年景,年关

年味儿,年景,年关

旁参散文2025-04-22 21:10:40
清晨六点,在“叮呤呤”的闹钟声中睁开了惺忪的双眼。欢快的“小不点”在第一时间蹦到了眼前。“大象,快点起床,做腊八粥了。”猛然间想起前几日答应女儿要在腊八节的当天,熬一锅腊八粥给她喝。同时也让她对传统节
清晨六点,在“叮呤呤”的闹钟声中睁开了惺忪的双眼。欢快的“小不点”在第一时间蹦到了眼前。“大象,快点起床,做腊八粥了。”猛然间想起前几日答应女儿要在腊八节的当天,熬一锅腊八粥给她喝。同时也让她对传统节日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随手摸起床头的台历,细数着过年的时间。是啊,腊八了,年渐渐地近了,年味儿渐渐地浓了,年景渐渐地好了,年关渐渐地来了。
年味儿渐渐浓了。年味儿,泛指年的韵味,年的氛围,年的滋味儿。咱东北人的传统习俗讲究进入腊八就是奔年了。腊八也标志着过年的准备工作正式开始了。吃的“嚼货”一定要备足,猪头猪肉、小鸡蘑菇、鲤鱼对虾、水果蔬菜、白酒饮料、花生瓜子、糖果鞭炮,一样都不能少。东北人过年讲究的就是个吃好、喝好、玩好、乐好。保证你走亲戚、串门子、来友来客,吃上一个月肯定不用现“颠待”去。来了你就炕上坐,大碗酒,大片肉你就可劲儿的“造”,喝高了你就倒头睡,睡醒了咱再论英雄。咱东北人讲究的就是这个实在劲。穿的衣服一定要全新的。内衣内裤、棉袄棉裤、外衣外套,除了皮肤不能换新的其他的全部都要换新的。一定要把自己“倒扯”的“呗精神”、“贼漂亮”,在咱身上一定要体现出新农村的新面貌。住的屋子一定要粉刷一新的。扫棚抹地、擦窗蹭门、剪窗花贴对子、换床单挂门帘、买碗筷洗坛罐。咱东北人过日子求的就是个心里“敞亮”,日子“亮堂”。推开门,走上大街你再看,红灯高挂,彩球高悬,《步步高》的音乐让你的脚步“屁颠屁颠”地迈出大秧歌的风情。红男绿女,衣着光鲜,吃穿用住,琳琅满目。还是东北那句老话:“只要你有钱,除了病不能有,其他都能有。”
年景渐渐好了。年景指的是一年中收入、支出、消费、衣食住行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由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构成的综合指数和状况。提到年景不自觉的想起了那首歌——《好日子》。“今天是个好日子,吉祥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咱打开家门迎春风。”是啊,近几年来,党的惠农政策恰似春风化雨滋润了咱农民的心田。农业税免了,粮食直补了,医疗保险了,上学免费了。现在的咱东北农民腰子壮了,腰杆挺了,腰包鼓了,真是睡觉翻身都能笑出声来。现在的咱农村,砖房多了,草房少了;机械多了,牛马少了;道路宽了,土路少了;汽车多了,驴车少了;电器多了,草垛少了;学习多了,耍钱少了;笑容多了,愁眉少了;粮食丰收的年景多了,受灾的年头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景是越来越好了。咱东北人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一句话“因为今年比去年好,相信明年会更好。”
年关渐渐地来了。年关指的是旧年的岁尾与新年的年初轮回转换的时节。过去咱东北人有句话叫“年关、年关,过年就是过关啊”以前确实是这样,咱东北人脑瓜死,不活络,收入少,支出大,过年还要“答兑”亲戚、朋友、领导、下属以及各路门神、小鬼,且每个关口都要用钱去疏通,常常入不敷出,那叫一个“难”,过年真的就象是过关。而今好了,工资增长了,奖金增加了,福利增多了。现在过年简直就是过幸福关,上级来慰问,平级来沟通,基层来走访。你就只管大包小包往家扛,大车小车往家拉。现在的职工都说,“现在的年关,要是每月能过一次该有多好。”
年景好了,年味也就浓了,年关也就好过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