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窥视生命
学校小湖边的那块空地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每天,总有三五成群的奶奶、婆婆们捧着她们的宝贝,嬉闹清风,追逐阳光。那种新鲜生命的充实感总是在不经意间吸引你的磁场,旖旎心瓣的柔软。这是生存的快乐。然而,我们也不
学校小湖边的那块空地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每天,总有三五成群的奶奶、婆婆们捧着她们的宝贝,嬉闹清风,追逐阳光。那种新鲜生命的充实感总是在不经意间吸引你的磁场,旖旎心瓣的柔软。这是生存的快乐。然而,我们也不可避免地窥视到死亡的阴影。打开报纸,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某某因什么事自杀身亡的消息,这当中最多的就是青少年。更离谱的是有位高中生认为老师批评不公正而跳楼抗议。我有点怀疑跳楼自杀是不是演变成他们当中的一种新潮流了。成绩没考好,和父母吵架,就业压力大,失恋等都成了轻视生命的借口。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大声宣扬“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也不再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孝道。但现在的青少年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我们不能不怀疑,究竟是什么让他们的生命变得如些脆弱?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失去对生命的敬畏?生命意识的缺失、对生活的厌倦像潮水淹没在现代社会的节奏中,寻觅不到乘风破浪的乐趣,最终享受不了大海的温情。
生命是脆弱的,我们从一出生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前不久打电话回家问候爷爷奶奶,奶奶告诉我,邻居的阿伯上午还在地里干活,中午回家睡了一觉就再没有醒来。朋友的一个表弟,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一不小心摔倒,小小的生命就夭折了。我家这三年内有两位亲戚逝世,弄得整个家族的人郁郁寡欢。死亡往往在你没任何准备之时来袭。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如电脑,说死机就死机,没得商量!”竟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在电脑正常运行的时刻充分享受各种各样的乐趣呢?
美国的亨利·门肯说过“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活着,拥有生命是我们描绘生命图画的前提。只要还有生命,我们就有资本可以踏着挫折的台阶登上顶峰,可以在一千多种物质中找到灯丝,可以在毕钵罗树下了悟、涅槃。生命以其动人的魅力牵引古往今来的人们追求其中的真谛。“永生的渴望与终死的必然,激荡出人类命运的交响。倾最大心智与死亡全力相搏,是人类注定的宿命。”人类终其一生与死亡作斗争,争取的不仅是生命的长度也是生命的深度。然而,有的人年纪轻轻,还没享受过生命的兴衰荣辱,没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就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此懦弱的行为让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生出一丝恼意。
“假如生命是一列疾驰而过的火车/快乐与悲伤就是那两条铁轨/在我身后紧紧追随。”席慕蓉用淡淡的口吻点出了生活的真谛。没有收成的农民是悲伤的,安定幸福的家庭却造就了他的快乐。无忧无虑的学生是欢笑的,繁重的作业却折断了想象的自由。没有人可以永远地快乐。快乐是痛苦的否定,而痛苦是人生绝对的因素,即使是风平浪静的大海也孕育着惊涛骇浪。痛苦竟然不可避免,我们就没有理由遇到一点困难就精神崩溃,甚至走上绝路。“自然不禁止人自杀,但是没有力量可以使自杀了的还能存在。”
我们的生命“不过是长着翅膀的事实或事件的无穷的飞翔”。飞翔虽是为了翅膀的期待,万里晴空的憧憬才应该成为遨游的动力。生命的一代代繁衍绝不是为了最终的死亡。人类的生存应该追求的是更深层的意蕴。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我常觉得把生存作为人类最终的价值是不太确切的。人类如果和其他动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在人在生存之外找到了若干价值标准,所谓真善美之类。”如此看来,人生存就应该寻找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的价值,在价值的构造中领悟生命的乐趣。
很喜欢泰戈尔的那句“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那种安定祥和的心态激荡着一种无悔的美丽心情。静静地坐在石凳上,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照射下来,耳边响彻着孩子们的欢笑,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是幸福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