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读景
在人间天堂苏州游览,就如同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一处处精美别致的园林,仿佛是一部部博大精深的著作,让人读之不尽,品尝不完。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是苏州的四大名园。也堪称是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史书
在人间天堂苏州游览,就如同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一处处精美别致的园林,仿佛是一部部博大精深的著作,让人读之不尽,品尝不完。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是苏州的四大名园。也堪称是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史书。那醉人的风景之美与历史的壮烈之美,哲学的深邃之美浑然一体,让人深思,让人回味。四园游后,似乎遍观了世事的变化,人间的兴衰。
就说拙政园吧。它是明代园林的代表作。占地5万多平方米,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主,园分中、西、东三部分。这里是花木的世界,亭阁的天堂。园内美竹千挺,珍木万株,芳草萋萋,鲜花朵朵。亭台楼阁,掩映其中,古色古香,美不胜收。
读懂了水就读懂了拙政园。从入园开始,一泓碧水就一直陪伴着你,无论你走到哪里,这活泼泼的水就跟随到哪里,就像位不离不弃的朋友,又像位慧女,不时地带给你灵气。这儿的水是有特色的,中西东三个格局使池水也各自成体,特色各异。这水又是互相连通,互相走动的,纵横的小溪顺势蜿蜒而流。把拙政园比喻为一个人体的话,这溪水就是一条条血脉,有了它的流动,园子才有生机,才有灵气。这种大与小,规整与自然,方形与曲折,交相辉映的艺术特色,也是拙政园有了茂林修竹,流觞曲水的意境了。
读拙政园,还要从它的历史读起。据说这里曾是三国时期东吴郁林太守陆绩的故园,也曾留下唐宋许多文人的足迹。但他真正建园是在明朝正德年间。明御史王献臣遭诬陷解官回乡后,费时16年建成此园。后来大文人文徽明依据园中景物绘图31幅,并附诗31首,记叙王献臣的这段历史。到了崇祯年间侍郎王心一又重修拙政园,当时建了秫香楼、芙蓉榭、泛红轩、兰雪堂、放眼亭、桃花渡、竹月廊等几十处亭台,成为一代名园。而明末清初,一代名妓柳如是居住此园,更为这里增添了传奇色彩。此后几百年间,拙政园几度归属,历经沧桑,饱览了人间的兴废之事。放眼拙政园,水木明瑟,厅堂明镜,长廊逶逦,山影空濛,不啻一幅明代山水写意图。这里的每座建筑,每一花木都是浓缩的明史。此言信不虚。
再读留园。此园集住宅,祠堂、家庵、庭院于一体,代表了清代的园林建筑风格。在建筑上、运用大小、曲折、明暗、高低、收放等变化,营造出一组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节奏感强,色彩度强,对比感强的空间体系。四个景区,风光各异。中部是山水,池水明洁、峰峦环抱,古木攒青,是全园精华所在。东部是庭院,庭院内奇峰秀石点缀厅堂,别有一番情趣。西北部是全园最高处,枫树成林,秋季满目红叶,色彩鲜艳,不亚北京香山之景。
留园亦名刘园,主要兴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园的主人是刘恕。刘留同音,故称留园。读留园就要读懂奇石。据说刘恕爱石成癖,花5年多时间,购得天下奇石12峰,置于园内,这12奇石,有的像玉女,有的像仙掌,或如鸡冠,或如猕猴;一石如屏如帆,如朝霞起于晴空,美其名曰“段锦”,一石如敞胸开怀,手摇蒲扇,仰面朝天纳凉于树下,美其名曰“竞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趣味盎然,令人击节叫好。可称得上浓缩版的云南石林风景。有人赞道:“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是为吴下名园之冠也。”斯言信哉。
走进网师园,就如同读了一篇结构精美的短篇小说,令人酣畅淋漓。它面积不大,仅有8亩,却因巧于布局而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享受。地无起伏,建筑却呈隐、显、虚、实,给人一种抑、扬、收、放的感觉。水不浩渺,却清澈如镜,天光云影共徘徊。庭院虽小,却处处诗情画意,建筑虽多,却布局合理,不显拥挤。真是:“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作家说,短篇小说最难写好。又说小说就要从小处说起,意既要在细节上下功夫,而网师园正是运用细节的典型之作。其环环相扣,分中有连,连中有分,千变万化,不愧是小中见大的艺术典范。
虎丘,是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标志,坐落在城西北。这处名胜,岩壑奇峭,泉石清幽,茂林深篁,鹭鸟翔集,塔出云外,寺藏山中,风景秀甲江左,素有“江左丘壑之表”,“吴中第一名胜”之美誉。
说虎丘是一部兵书,不仅是其形状像一只蹲着的猛虎,主要是从它的三绝说起。山势如奇兵。山势虽小,如丘如阜,似冈似陵,境界却大,气势雄奇。一片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巨石,平坦如砥,足容千人,像被大刀巨斧劈削而成。层峰冈峦隐藏在参天古木中,清泉潺溪出没在巉岩怪石间,犹如伏兵百万,又如虎卧草莽,侍机而动。洞察如将怀。虎丘隆起于苏州水乡,孤峙独立,前后左右无依傍。登山四望,一览无余,尽在眼中。上下追溯,兴衰荣辱,了然于胸,如同一位博古通今,知己知彼的大将军,明察秋毫决胜千里。名山藏宝剑。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死后就葬在了此山中。《史记》记载,当时征调10万军民昼夜施工,穿土凿池,积壤为丘,并将“鱼肠”、“扁诸”等3000柄宝剑一起殉葬。吴国灭亡后,越王勾践、秦始皇、东吴孙权等先后凿池寻剑,均无所获。也留下了“剑池”胜景。奇兵、将怀、宝剑,构成了兵书的三大篇章。
在寒山寺,你可以尽情地领略中国的诗词之美。寒山寺位于苏州城外的枫桥镇上,是苏州的寺庙园林,始建于南朝梁代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寒山古刹文化底蕴深厚,其精髓有四,宝塔、碑刻、钟梵、诗缘。普明宝塔始建于南梁时,后毁于兵火,对其风采历代诗人均有描述,南宋范成大写道:“竟日窑烟直,中流塔影横。数帆残照满,一笛暮江平。”现有宝塔,四方五层,高42米,宏伟壮观。有诗云:“巍巍宝塔寒山寺,海众安和客万千。百八声清溢上刹,枫桥永伴浮图妍。”寒山寺可称“雕刻天地”。放眼全寺,从碑廊、大雄宝殿到藏经楼,寒拾亭,古今碑刻,琳琅满目,形成了寒山寺丰厚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钟楼上悬挂着一约重2吨的硕大古钟。钟含乌金成份,色泽黝黑,钟声雄浑悠扬,遗韵绵长,被人称为“一寺标帜”。
还是读一读诗吧。唐代诗人韦应物、张祜,宋代诗人张师中、陆游、范成大等都留下了佳句,但最著名的是唐代张继的《夜泊枫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情景交融,动静结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