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仕林和他的两个妻子
七十六岁的张仕林死了。他是山西省吕梁地区石楼县人,一九四五年春,他十五岁时参加游击队,后转八路军,参加过多次战斗,解放兰州的战役后,大军南下,因负伤不能随队前行,留在了甘肃陇南军分区,参加土改工作队后
七十六岁的张仕林死了。他是山西省吕梁地区石楼县人,一九四五年春,他十五岁时参加游击队,后转八路军,参加过多次战斗,解放兰州的战役后,大军南下,因负伤不能随队前行,留在了甘肃陇南军分区,参加土改工作队后转业到地方工作。一九六二年秋,时任小河公社管委会主任的他,才经别人介绍,和一个小他八岁的农村姑娘李翠花结了婚,因为李翠花长的很丑,又爱占人的小便宜,在生产队里掐青摘黄的事时有发生,名声很不好。所以二十四岁了还没有找下婆家,张仕林已经是三十二岁的人了,也就再没有什么挑选。张仕林是个没有文化的工农干部,据说在“社教”运动中,他硬说一户社员厨房边上有一颗核桃树不该留给这家社员作自留树,其理由是,《六十条》上说的,留自留树的条件是社员房前屋后的果树。而这颗核桃树在这家社员房子的右边,既没在房前也没在屋后。好在前面有公社书记,上面的文件,党的政策书记领会了,怎么说,他跟上怎么干就是了,这棵树给那家社员留成自留树了。事过一年,在“四清”运动中这件事又被翻腾出来了,县委书记在大会上公开表扬张仕林,说他执行的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与资本主义斗争旗帜鲜明,说那个公社书记处理问题右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连张仕林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李翠花虽然长相丑点,可对待男人是一心一意地好。好吃的,好穿的,都让给了男人。家务活不要男人做一丁点,自己全包了,还趁实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机会,一个人去开荒地,种粮,种菜,喂猪,把家庭生活调剂的很好。张仕林每月把工资领回来,全部交李翠花保管使用,而他要用钱时又向李翠花要。他不多说话,也不给李翠花讲道理,只是照自己想好的做就对了。李翠花虽然把一个钱能分成两个用,可只要是张仕林提出来要用的钱,她还是要给的,她知道她也阻挡不了。只可惜,两口结婚六年了,接连生了两个儿子都夭折了,又连续小产了两次,成了这俩口最大的思想负担。文化大革命期间,张仕林也算是公社的当权派。革命群众批斗他,他既背不了毛主席语录,又记不清《十六条》的内容。既不会自己检讨错误,也不会揭发批斗别人。尽管这样,拿当时的话说,他根红苖正,又是老八路出身,很快也就被解放了,并且调到了县上政治部工作。文革结束后,他分到了民政局。一九八零年深秋,张仕林和一个青年人到两河口乡下乡,刚到玉泉河边见一个妇女背着一背稻草,走过一坐独木桥,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那妇女被草圧在上面,稻草拖着人顺河水向下流淌去。这时张仕林顾不得脱衣服,一头扎进河水,奋力将那妇女救了上来。可是他自己却患了一场大病,虽然住了好长时间的医院,可从那以后,那受伤的腰,疼痛的越频繁,也疼痛的更严重了。
张仕林到四十一岁才有了一个女儿张英,这对他俩口真是如得了宝贝,捧在手上,怕飞掉,含在口里,怕化掉。接着李翠花又生了一个女儿张珍,俩口仍然是疼爱万分。到一九七五年,张翠花生了个儿子张平,虽然是有违计划生育,张仕林在党内受了处分,可他无所谓,不就是没当上副县级干部嘛,只要有了儿子,工资又没少一分,当不当官,他从来就没多想。
按说,两个大人,三个孩子的五口之家,靠一个人的工资,生活也是过得去的,可这李翠花不但勤劳,而且很会过日子。她每天都要出外打工,虽然每天只挣一元二角钱,可是当时一般干部或工人的工资,也就是每月三十几或四十来元钱,还要养活一家人。张仕林家里的生活当然是很富余的。可李翠花还是精打细算,全家人吃也省,穿的也省,从不给孩子一分钱的零花钱。可张仕林这人与李翠花相反,他无任何嗜好,茶,烟,酒不占,也不喜欢打牌下棋,就是见不得人有困难,能帮的总要帮。他在乡下工作了二十几年,认识的农民不少,春天没吃的了,只要他遇上,他从自己家的供应本子上给打面,自己家不够吃了,他又买些高价包谷。谁家有人生病了,他总要给点钱或给买点东西。李翠花对这些极不满意,虽然她要吵闹,可张仕林不理她,她也就没意思了。过后张仕林还是一样的要干,李翠花把他也没办法。对三个孩子,学习好坏他们俩口子谁也不管,想管也管不了,但对勤俭过日子,他们就从没放松过教育。李翠花常给三个孩子说:“挣一个钱不容易,别看你爸每月工资高,那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是拿命换来的。我现在一天下苦干到黑,才挣一元多钱,你们也是看到的。这学校,一学期每个学生就要收好几元钱的学费,你们姊妹三个,学费就要我一月的打工钱。我看你们两个女子就不用上学了。”张仕林也知道,家里不是没有钱,妻子这样爱钱如命,他也看不惯,但他从不想说。他认为他们是结发夫妻,省下了都是这个家里的,不会有外心。再说妻子虽然话说的有些过头,但教育孩子勤俭节约还是必要的,想到这些也就把觉着不好的地方再不记了。李翠花话是这么说,但两个女子的学还是在上,她也想了,不上学又能干什么呢。三个孩子也都明白,他们家中是不穷的,吃的穿的都比起农民家好,吃的是全细粮,穿的虽然是母亲大改小,旧翻新,可比别人还是穿的新鲜。但他们也知道,那是爸爸妈妈辛苦挣来的钱,不管是什么时候,也不管是什么情况下,这钱都是我们的,绝对不能乱花,这是三个孩子坚定的信念。
一九八七年,张仕林已经是五十六岁过了,李翠花近几年再没有打工了,干上了短途贩运。每月跑上一两趟,要超过她打工时半年的所得,当然这当中她也吃了不和苦。她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她一路如何苦,如何累,绘声绘色的说给孩子们,每次都让三个孩子非常感动。妈妈给他们买回来的新衣服他们舍不得穿,买的好吃的也舍不得吃,一心一意的是要把钱存下来,因为这是妈妈辛苦得来的。有一次李翠花让二女儿去看看姥姥,走时给姥姥买了一件衣服和一些吃的东西,还给了五十元钱让她去了交给姥姥。这二女儿去后,把吃的和衣服都交给外婆了,这五十元钱她就没给。回来后张仕林批评女儿这样不好,对自己的外婆都这样扣门,李翠花却说:“做的也对,她在乡下也没什么买的,要什么我们给买就行了。”张仕林还想说女儿几句,但他又忍回去了。
一九九零年冬,五十二岁的李翠花突然晕倒,经医院检查是脑溢血,住进医院不到两天就死了。张仕林一家如木桶退了箍,一下子散架了。大女儿张英,三年前从天水技工学校毕业后,就业到天水,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