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

追光

建弼散文2025-05-11 21:27:03
家里有个摄影迷,追光就成了业余生活的主旋律。摄影迷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镜头,镜头一到手,马上要尝鲜试用。他来到户外,在自然光下进行拍照,然后回来仔细看片子,检查和体验新入手的这款镜头是否令自己满意,同时
家里有个摄影迷,追光就成了业余生活的主旋律。
摄影迷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镜头,镜头一到手,马上要尝鲜试用。他来到户外,在自然光下进行拍照,然后回来仔细看片子,检查和体验新入手的这款镜头是否令自己满意,同时也琢磨这个镜头的使用技巧。
摄影迷到户外拍照片,一是拍风景,一是拍人物。虽然我不懂摄影,但我认为拍摄一幅好的人像,应该比拍摄一幅好的风景难度更大些,因为拍人物需要模特的配合,人与人的配合相较于人与风景之间的配合,按说,应该更复杂一些。
就此问题请教了下二哥,二哥盘踞在沙发上,对我宽容的一笑,说:“曾经有人说,拍风景,就不叫摄影,因为风景是一维的,只要等待就行。而拍人物,是二维的,甚至是三维的,光线,眼神,表情,这些凑在一起,全都要恰到好处才行,而且还需要摄影师调动起人物的情绪,抓住情绪的高潮。最后,再对片子进行选择。”二哥果断的、总结性的说:“摄影的美,在于选择。”
二哥是个摄影迷,我是他的免费模特,他是我的御用摄影师。(请注意,二哥是我先生的昵称。)
二哥总是喜欢在朝阳初升的清晨出去拍照,下午出去拍照的时间不固定,如果是公休在家,吃过午饭,他跑阳台上看看,有时候下午3点左右邀我一起出去拍照;如果是上班的日子,下午5点多下班回来,只要天气好、阳光好,他回家放下包,拿起相机就跑出去拍照。他在追光、找光,光线对于他的拍照来说,十分的重要。
二哥认为朝阳的光很好,那是一种既温暖又不生硬的光,和煦地洒在一枝一叶,一草一木上,他特别喜欢在朝阳初升的时候去户外拍照。夏天的清晨,早上5点多钟二哥就把我从梦乡中唤醒,我跳下床,喝口水,洗把脸,套上裙子,睡眼惺忪地就出门了。一边下楼一边揉眼、拍打脸颊,好让自己的头脑和五官从睡梦中醒转过来。
过了秋分,白天日渐缩短,黑夜早来迟退,这个季节出去追光,在早晨六点钟出门就行。一大早二哥和我来到公园,照例开始拍照。晨练的人们按运动风格、流派的不同,组成若干小团队,各居一隅,已经开始了活动。占据公园大门入口那块水泥高地的,是一个中青年女子的热舞小组,她们在节奏明快的轻摇滚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动感十足。在前面领舞的,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男士,这位男士显而易见段位较高,因为他全身每一个毛孔好像都张开着在拥抱音乐,随着音乐在不由自主地起舞,如入无人之境,就连眼神都是痴迷的,骨头好像也是酥的。休息日,由于不用赶时间去上班,我和二哥一大早出来,在公园里会流连许久,一直转悠到八九点钟,肚子饿了,腿酸了,才往家走。路过公园大门时,常常看到这位喜欢跳舞的男子,独自一人,伴着音乐,仍在全情投入地舞蹈。跟他一起早锻炼的女士们,早就回家了,但他仍在舞着。全情投入于某一件事,享受它,拥有它,全神贯注,如痴如醉,这真是一种境界。
很早,二哥有一个很大的镜头,他用那个大镜头给我拍照时,我觉得特别好,因为我可以从大镜头中看到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我常常凑上去,拿它当镜子用。后来,二哥就很少用这个大镜头了。
不知为什么,二哥现在用的镜头越来越小,有一个镜头,跟一个小管子一样细,二哥还专门为它配了一个放大的目视镜,因为手动对焦是很累眼睛的。
公园东面的一处长廊下,是老年女子舞剑队,她们装备齐整,伴舞的音乐大多为柔缓的民族音乐。大松树下有一个行走团队,每天都有固定的五六个人,老少男女均有,围着一棵大松树慢慢的绕圈儿,好像在举行一个祈祷仪式。
大喜鹊成双成对的在草地上找虫吃,各种造型的宠物狗跟着主人在遛早。粉红色的暖光,从东方投射到大草地上,水边的人行道旁,长着一排梧桐树。二哥对着梧桐树拍照,对我说:“你看树叶上的光,是双重的,第一重是太阳光;第二重是太阳光照到水面后、由水面反射到树叶上形成的。”我仔细看一看梧桐树冠,果然,树叶上面的光是晃动摇曳的。
二哥说在荷兰的某个地方,有大片的湿地,湿地的水洼像一块块镜片,湛蓝的天空投影在一块块的水洼里,水洼又反射太阳的光。梵高在这里找到了理想中的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二哥指挥着我,一会站在水边,一会站在光里,一会站在草地边缘,一会站在芦苇丛中……他留意着光,寻找着最佳的光和最美的风景,然后把我这个模特放到光线下,调整好最佳的位置,进行拍照。以前,我对着他的镜头放电、抛眉眼,手脚不知该往哪里放。后来,照得多了,就变得老练,漫不经心地看镜头,看他摁快门的手指,看看天,看看树梢,看看花朵,四处随便看看。有时候心里想象着自己在干嘛干嘛,于是就自然起来,动作也不那么僵硬了。
默契的形成也是一大关键。以前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眨眼,瞪得眼睛都酸了,人家还没调好焦距;表情浪费了不少,人家还没开照呢;等到正式开拍,自己已经泄了劲儿,提不起神儿了,所以,照片中闭眼的情况很常见。后来有了经验,在他调焦距的时候,我先玩自己的,看到他的手不动了,放到快门那里了,我才进入状态,把眼睛转向镜头,千娇百媚地那么一小笑,看见他的手指向下一摁,就知道这时可以眨眼了。从容眨过眼后,再次进入状态,接着拍第二张、第三张……有时候,听快门的声音也可以掌握拍摄的节奏。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闭眼的情况差不多没有了,几乎每张照片都很成功,除非是远距离拍照,那时我既听不到快门声,也看不见二哥手指的动作,只能像个聋子一样自己胡乱发挥。
有时候,二哥看见光很好,喊我一起出去拍照,我懒惰起来,不愿意出去,二哥就自己跑出去拍风景。光线暗淡的时候,他就回来了。
2013年9月25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