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雀与山鸡
这里,原本是一方寂静的山林,流水潺潺,藤葛飘飘,四时更替,自然无争,因为近几年的旅游热,人们注意到了这里。一打听,很快找到了根据,这片林子属亚热带原始次生林,现成的天然氧吧,还有不知什么朝代的寺庙遗迹
这里,原本是一方寂静的山林,流水潺潺,藤葛飘飘,四时更替,自然无争,因为近几年的旅游热,人们注意到了这里。一打听,很快找到了根据,这片林子属亚热带原始次生林,现成的天然氧吧,还有不知什么朝代的寺庙遗迹和模糊难辨的摩崖石刻,又添了文化的份量,于是,援古论今,破土开路,一处景观便呈现出来。
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人们渴望一片宁静的所在,调适身心,安顿浮躁,加之报章间的不断推介,这里的游人渐渐多了起来。三三两两的游客中,不时有人指指点点,声音很快传到管理者耳中,说这里只有山水藤木,寺院竹林,有些单调。
管理者马上论证决策,在涧西竹林边的空地上,兴建一座孔雀园。也是吸收很多外地的做法,借助异域的珍禽异兽,弥补本地的不足,增加新的看点。
园子建的很精致,因设计者的巧思,与周边的景物非常融合,一只产于云南南部的绿孔雀,被请了进来。
这只孔雀非常漂亮,胸羽呈翠绿色,背部闪着紫铜色光泽,头顶一簇直立的羽冠,尾部覆羽伸展宛若五彩披风,末端点缀着众多紫蓝黄红等色构成的目状彩斑,通体绚丽多姿,矜持高贵,更因传说其能开屏而闻名一时。
孔雀园位于上山的必经之路,游客到此常常驻足流连,或赞美,或静观,或逗引,一时非常热闹。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孔雀先前还不时在园子里溜达几圈,展示一下美丽的羽毛,后来干脆躲进小屋不出了。本来围观的就以孩子居多,成人大多不太稀罕,现在,连孩子也嘟嘟囔囔地走了。
管理者急了,有人建议,孔雀喜欢群居,弄几只山鸡进来,她们同属一科,或许能让孔雀活跃起来。山鸡,学名叫雉,本地也称野鸡,与孔雀确实同属鸟纲,鸡形目,雉科。
就这样,几只山鸡搬进豪华居所,享受了孔雀的待遇。其实,山鸡本来也很美,颈下缀一白圈,背后前部金黄,次后转为栗红,再后渐呈橄榄绿色,体健而貌端。平日山中偶见其翩跹掠过,无不惊其美,只因本地常能看到,便不如孔雀金贵了。
山鸡入住之后,孔雀着实活跃了几天,常常像个王后,迈着高傲的步伐,巡视着自己的领地,卖弄一下仍然矜持的身段。可是,几只山鸡却很是奇怪,全无了往日的样子,整日夹紧了翅膀,低眉顺眼,追随其后。偶尔,孔雀高兴时,会开上一屏,灰头土脸的山鸡,便讨好地叫上一阵,全然没有注意,孔雀眼中不屑的目光。
不久,孔雀又回到了小屋,不常出来了,孩子们幼稚的叫好声渐渐稀落,人们的兴趣也淡了。孔雀开屏固然好看,可开来开去就那几个姿势,看多了也腻了,况且,就这也难得一见,只剩几只山鸡在屋外溜达,让人生烦。
还有几个孩子在园外恋恋不舍,禁不住大人们的催促,也赶着上山了。一座精致的建筑突然成了蹩脚的存在,这让管理者始料不及,煞风景的议论也很快传来:是谁出的馊主意?好端端的山水偏偏建了个鸟粪场?
事情至此,孔雀园只好拆了。
难题是,如何安置孔雀,宰了吃了,赔钱又违法,转让吧,人家听说了孔雀的德行,纷纷拒绝。后来听说,管理者为高傲的孔雀寻了一个好去处,卖给了山下的标本馆,挣回一点银子。那几只山鸡也端上了宴请馆长的桌子,为孔雀的身价贡献了最后的力量。
山鸡至死不知,孔雀一直看不起她,孔雀成了标本也未明白,自己没有多少骄傲的本钱。
应该承认管理者的初衷,是想锦上添花的,不幸成了画蛇添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溪水潺湲,古木幽深,林间飞鸟,竹底蝉鸣,本来已经很美,何必去图这个热闹?
孔雀和山鸡都不会知道,送走她们之后,还原一片宁静,山里的游客越来越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