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篮词
谨以三十年前的一篇旧文献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为祖国统一不懈努力的海内外同胞。--题记公园里,飞檐画栋,古亭傲立。葱茏茂密的绿树丛中,玛瑙般的红花,碎金烂银般的秋菊,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斑斓。晚风中徐
谨以三十年前的一篇旧文献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为祖国统一不懈努力的海内外同胞。--题记
公园里,飞檐画栋,古亭傲立。葱茏茂密的绿树丛中,玛瑙般的红花,碎金烂银般的秋菊,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斑斓。晚风中徐徐飘来沁人心睥的丹桂的清香。
我从花店买了一束桂花,放进腕上的花篮,漫步湖边。
“请等一等!”谁?啊,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子,墨绿色的旗袍上点缀着白色的小花,乳白色的小坤包典雅而高贵。看样子是从海外归来的,唯独没有烫发和口红,稍过耳尖的短发显出柔和而轻微的波纹,眉宇间透露着一种知识女性的智慧和亲近。
她眼光里带着恳求和期望,彬彬有礼的试探着对我说:“这花篮,能买到吗?”
“啊,这花篮……”我抱歉的说,“是从我老家——湘西一个小镇带来的。这几年畅销海外,内销一直缺货。我是这次探家时要弟弟特意给我织的。”
“湘西?”她眼中显出兴奋的光彩,“是在清水江边吗?”
“嗯,”我诧异的问道,“你知道?”
“那是我阔别了三十多年的故乡啊|那清水江的绿波,那青翠欲滴的相思竹,几十年来令我梦魂萦绕。我爸爸至今还留着这样一只花篮……”抑制不住的激情,使她的声音微微发颤。
“啊,我们是老乡?”我一把将她的手拽的紧紧的。
落日的余晖给幽静的湖面洒上万点碎金,我们斜倚朱栏,开始了充满乡情的交谈。
“在对人生还相当朦胧的童年,我就和爸妈离开了家乡。当飞机越过海峡上空时,妈妈已经哭成了泪人,爸爸则一直痛苦的闭着双眼。离开大陆是几乎什么东西也没带,爸爸却执意要带上一只家乡的花篮。他说;‘我不忘记能养育我的故土和亲人。'
“多少个月朗风清的夜晚,爸爸弹着三弦,伴妈妈唱起思乡的曲子。那凄婉哀怨的歌声,深深牵动着我们幼小的心弦。年年岁岁,妈妈的泪使眼角的皱纹越来越深,爸爸浓密的黑发也渐渐成了灰白。
“爸爸是教古典文学的。在一次讲李白的《静夜思》时竟然痛哭失声:后悔呀,我这把老骨头要是抛在海外,何颜见列祖列宗啊……
“去年下半年,我受聘于美国一个大学教中文。这次有幸和一个学术代表团来北京。临来时,爸爸寄来一封特挂信,信中说:知道你有机会去大陆,为此我彻夜难眠。虽然我明知要碰到家乡的亲人是极困难的,但还是难舍此念。故随信寄上当年你姑父送别时手书的《花篮词》……”说着她打开坤包,拿出一张珍藏多年的诗笺:
《秋波媚 花篮词》
门前多少相思竹,幼时共手栽。挥刀今夜,离愁万千,织进篮中来。婵娟千里长相共,从此云山隔。天涯万里,何问归期 ,难解此重哀。
逸文三十六年春节书赠明沛弟
读着读着,我的心激跳起来。这笔迹多熟悉,“逸文”更分明是爸爸的笔名。我抬起头来,望着他泪花盈眶的双眼,试探的问:
“你,莫非是琴表姐?”
“我是竹琴呀,你……”她眼里显出惊异的兴奋。
“我是绿筠啊|……”我一把将琴表姐拥抱的紧紧的,脸贴在一起,那纵横满脸的泪水已分不清是谁的了。我掏出厚厚一本相册,翻到一张全家福,指给表姐看: “这屋后的相思竹长得多么秀丽挺拔,充满无限生机,无限活力。外祖母年逾八旬,还是那么健旺,就是日夜惦记着舅舅和你们。我爸妈都已退休,我在社会科学院搞近代史研究。我们全家都过得很好,就是希望早日见到祖国的统一,早日和分别多年的亲人团聚。”
“三十多年了,亲人之间音信隔绝,哪天才能结束这令人痛心的局面呢?”
我充满信心的说:“台湾回归,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海内外所有同胞的共同心愿。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海峡金桥飞架,共赏中秋园月,共享天伦之乐的日子不会太远了吧。”
我把手中的花篮郑重的放在表姐手里,深情的说:“带给舅舅\舅妈,就说我们想念着,盼望着……”
月亮已升到中天,深蓝的天空深邃而幽远,湖山像一片黛绿的剪影,水声欸乃,月影摇荡,我想舅舅又该弹起他的三弦了吧,舅舅呀,你的琴声换上欢乐幸福的曲调的日子不会太远了吧!
补记:本文写于1979年,时值改革开放初起帷幕,对海峡两岸亲人团聚的良好愿望不敢速求。但从叶剑英的春节致辞已透露希望的旭光。1987年5月,黔阳县政协,统战部,对台办负责同志来托口看望台属时,曾说海峡两岸亲人团聚的日子为期不远了。不料,仅隔五十天,我舅母携二表妹风尘仆仆从海外归来了。亲人团聚,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唯一遗憾的是舅父已于六年前谢世。这一年仅托口\沅河一代回乡探亲的台胞就有十数起之众。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