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小学之“学”
刚上小学没多久,班主任杨老师(至今记得)非让我爸把我领走,说我实在是学习跟不上,意思要我去学前班复习……不可思议吧?自己承认自己开窍比较晚,发育嘛,也比较迟缓。但老师这样子,也忒打击人了吧。幸好当时我
刚上小学没多久,班主任杨老师(至今记得)非让我爸把我领走,说我实在是学习跟不上,意思要我去学前班复习……不可思议吧?自己承认自己开窍比较晚,发育嘛,也比较迟缓。但老师这样子,也忒打击人了吧。幸好当时我比较傻X,要不我非得被他们整个自闭症。然后,爸爸信誓旦旦的替我打包票,请老师们再看我半学期,如果还跟不上,就真的把我领回家!
后来的那些假期,别的同龄人都去疯着玩,我却被关在院子里,拿着粉笔,在地上写爸妈给我出的数学题。皇天不负有心人,通过爸妈的辛苦栽培,加上我的努力,终于让老师的愿望破灭了——我又在一(2)班继续读书了。
二年级时候还当了小组长,虽然是极小的小组长,但总可以慰藉父母沉重的心灵了。当时家庭条件是最不好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有那么一点所谓的“自卑”。所以父母当时对我要求甚严,每天晚上写完作业以后,他们会定时检查,发现错误,就给我讲解。某次,某道题,明明我是按照老师讲解的来做的,结果妈妈非说我答的是错的,又给我讲了半天,非要我按照她的思路来做,第二天跑去,被老师猛批——妈妈答错了!还有次,数学作业的算式题,我懒得列草稿,全部瞪着眼镜口算,结果题目错的不堪入目,爸爸一气之下,脱下鞋子,照着我的屁股就是两下——结果是,屁股疼的两天不敢挨凳子……
三年级时候分班了,当时家里又开始做生意,条件也渐渐好起来,父母自然没有太多时间来照顾我的学习了,但自己的自觉性还可以,学习也属于中上等了吧,也稍微知道了名次的重要性,但仿佛总找不到方法,就那么混混的过去了。只记得数学老师是同桌的姑姑,由于和同桌关系比较好,数学老师也挺喜欢我,至于语文老师,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四五年级又分班了,那两年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毕竟快要升初中了。那时候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你在班级里座位的位置。缘此,我也没少来回的被调动座位,不过还好,从没坐过后面的几排。偶尔坐一段靠边的位置,心里已经很不舒服了,因为一个桌子三个同学坐,实在是太挤啊,“三八线”都不好分,还得每天惦记着那仅有的两个“书篼”,否则,你就将就着抱一天的书包听课写作业吧。而当时最头疼的就是四五年级的数学应用题,那些题目,总是绕老绕去又绕回原点,给你的思想搅和的天旋地转,而结果往往又出乎意料的简单,真好奇那些题目是怎么被人出出来的……
记忆最深的是,学校的一个音乐老师,貌似也是我的一个什么远房亲戚,不知道是因为我的天分,还是因为亲戚的缘故,她对我格外的“好”。这个“好”,在当时的理解就是,每逢上音乐课,就挑你起来,站在讲台上,给大家唱歌;或者是带同学们一起唱歌;而或者是学校组织什么活动的时候,你被叫过去义务排练,等节目上演的时候,你必须竭尽全力去配合老师安排好的动作。现在想来,当时脸皮真够厚的哇,换成初中,甚至高中,还会么?还会那么听话么?还会那么纯真的毫无顾忌的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声歌唱、手舞足蹈么?
说到排练节目,有三次印象比较深刻。
第一次,仿佛是快要建党节的时候,音乐老师领了一部分同学去操场前面的那栋楼的二楼排练,唯一的道具就是学校一架破旧的钢琴了。歌曲的名字貌似是《南湖的船党的摇篮》,就是那时,我才知道伟大的“党”是在南湖的船上确定建立的,至于建党的日期,也是参照歌词“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水涟涟,雨如烟……”才知道的。
第二次,庆香港回归,我们学习了“香港”这首歌,名字或许可以叫《七子之歌——香港》歌词有这么几句:“你听说过香港吗?你喜欢香港吗?香港也是妈妈的孩子,很久以前离开了家……”非常喜欢这首歌的乐调,至今还会唱。
第三次,《我是一只风筝》,歌词只记得第一句:“我是一只风筝……”调调还记得,之所以对这次印象较深,是因为,跳这支舞,必须要用风筝作为道具,为此,我向爸妈要钱,花了将近20块钱买了一只特别漂亮的惹得同学们都艳羡不已的风筝,几乎没有拿着去放过,就为了这次舞蹈,结果是,舞排练完了,道具被集体放到学校器材室了,再后来,等我去找的时候,心爱的风筝,已经销声匿迹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