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毛泽东传》
用一个月时间,沥沥拉拉地读完了美籍澳大利亚人罗斯.特立尔写的《毛泽东传》,给我心中很熟悉的毛主席形象更加丰满的内容。过去看过一些诸如《红墙内外》等描写毛主席的书,毕竟都是从个人的感受或道听途说而来,写
用一个月时间,沥沥拉拉地读完了美籍澳大利亚人罗斯.特立尔写的《毛泽东传》,给我心中很熟悉的毛主席形象更加丰满的内容。过去看过一些诸如《红墙内外》等描写毛主席的书,毕竟都是从个人的感受或道听途说而来,写作者也因“身在此山中”,有天然的缺陷。外国人看中国人中国往事,“清”或者“浊”可以先放下不说,作为真正的旁观者不容置疑。《毛泽东传》记按时间顺序,从1893年到1976年,横跨82年,跟着毛泽东一生写下来,突出了毛泽东如何成为领袖、所接受的教育以及通过教育得到的东西、苦难经历对成为领袖领导革命建设的印迹、个性中的不羁与反抗意识等等,为我们认识新中国建设发展、上世纪后期处理大国关系时的战略考虑、文革的发生与灾难,都有宝贵的参考意义。
看过本书,在既有认识基础上,对毛泽东的一生加深充实了以下几个方面认识:一、他具有强烈的反抗压迫精神。从家庭中反抗父亲的专横开始,到20世纪初期参与学生、工人、农民运动直到亲自组建革命武装、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以及领导反抗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提出抗日爱国统一战线,甚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决策参与抗美援朝等等,都是因为他以及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新生的革命政权始终在“敌人”的围困压迫之下。他的“好斗”,源于被压,或者意识深处的被“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一论断贯穿于毛泽东的一生。二、正如书中所形容的,毛泽东确实是一位集“虎”气与“猴”一身的人物。虎气是他面对任何艰难困苦都表现出的无畏,面对任何敌人也不怕的胆识。越是敌人气势汹汹,他越是沉着冷静。这在日寇侵略中国投降派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分析中国必胜的《持久战》等著作中都可以看出来,这在国民党800万军队想三个月吃掉共产党时他能不慌不忙地应对的行动中可以看得到。自然,他的猴气也是存在的,这表现在他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下,调查了解不多的时候,对于处于一线工作同志的猜疑上,以及偏听偏信之后对于其他同志的打击中。猴性是灵活性的一种,好处是不拘泥,坏处则是易变,让其他人无法应对理解。由敏感到怀疑,在他身上出现的问题就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大毛病。三、毛泽东建国后领导建设发展中,总的感觉是操之过急,仅凭热情而不是科学态度发展经济,仅凭良好的愿望而不是客观全面的理性建设社会主义,走得弯路太多。而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过于相信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不相信其他同志的探索实践;把战争年代的经验较多地应用于和平发展中,不适当地借鉴苏联经验教训,把阶级斗争提到了不合适的位置,导致社会不得安定,发展不得安宁。但从另一方面看,真正的中国社会主义应当是什么样子,必然得在摸索中进行,毛主席以及他的战友们,出于对中国社会主义江山稳固的目的,用他们熟悉的革命经验指导建设事业,付出一定代价不可避免。只是像大跃进、文革等代价过大了而已。但也应当肯定,建国之后中国发展进步的速度仍然是历史上最快的,是中国人民相对幸福的时期。也因为在毛泽东时期的探索,为毛泽东之后开启“新的长征”,进行全面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经验。任何时候都不能否认今天的历史一定是从过去基础上走过来的。四、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付出的牺牲精力都是空前的。他的亲人一个个牺牲。他从参与党的一大开始,到组织安源工人运动,举办农民讲习所,组织秋收起义,建立瑞金红色政权,参加长征并领导长征胜利,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陕北建立根据地,以及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等等,如果没有毛泽东的领导,中国革命会怎样很难预料。五、毛泽东的智慧与才能不是先天来的,而是他从学习、实践、调查分析中得来。是他最早从农民运动调查中发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必须走与外国完全不同的道路,应当是“农村包围城市”;应当解决好土地问题,有了正确的土地政策,就有了农民的拥护,也就有了革命的基本力量。是他在参与国共合作的中央领导时就懂得,须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集中起最大力量为共同目标奋斗。这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与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直到今天都是重要的执政方针。六、他作为一个人,有血有肉,有亲情爱情爱好,也有脾气错误。当然,他的情感可以跟其他人一样,他的错误却跟其他人有很大差别。平常人感觉错误,判断失误,只影响个人或者很小一个局部;他作为领袖感觉错误,判断失误则是误国误民。这从建国以来发生的几次运动,造成的严重后果里都能看出来。七、无论今天人们用什么样的心态看、用怎样的语言评价毛泽东,都不能湮灭他作为一个伟大领袖的形象。他的文韬武略、他的丰功伟绩,在中国历史上永远留存。他的哲学思想、他的战略战术、他的文学作品、他的书法艺术,以及他对于三个世界的分析判断,都成为同时代最高水平的遗产。
从毛泽东一生的错误中,值得记取的主要是,切不可搞领导终身制。如果毛泽东早些离开一线工作岗位,可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不是今天这样,中国有可能避免那么多不必要的灾难。切不可搞一刀切、一言堂。社会主义没有范本,也没有现成模式,只是在探索中进行的革命。只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全体老百姓的参与精神,实现老百姓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事业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力量。如果毛泽东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里能放开言路,放开思路,中国人民可能更早更多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幸福美满。
这是从《毛泽东传》里读到的,也是长期以来学习理解中懂得的。毛泽东,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他的人民而消失;毛泽东思想,将在很长一个时期仍然会影响着中国人的灵魂。
作者罗斯.特里尔是一位研究中国革命建设的专家,也是一位很有造诣的研究毛泽东专家。相信他笔下的毛泽东是更多客观地解释了伴随着毛泽东一生所发生的一切事件,也能从世界的目光来看毛泽东的。当然,这毕竟是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学者,他对中国人民民族自觉与民族感情里的东西不可能完全理解,也不可以深入到中国历史的全景里看清毛泽东的功绩与局限。书中部分内容,是通过毛泽东的一些宿敌如张国焘、王明等人回忆来说的,必然带有倾向性;对于毛泽东的生活部分,毕竟他不熟悉中国人生活的细节以及家庭关系的种种特点,而不可能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一石击起千层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