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游记(二)
6月3日,午觉醒来,爱人说去月明村看看吧。行,出发,我们一拍即合。爱人发动那辆十年期老掉牙的摩托车载着我上路了。月明村,二十年前就知道它的存在,是个隶属县城所在乡镇却远离县城,人口不足千人的深山行政村
6月3日,午觉醒来,爱人说去月明村看看吧。行,出发,我们一拍即合。爱人发动那辆十年期老掉牙的摩托车载着我上路了。
月明村,二十年前就知道它的存在,是个隶属县城所在乡镇却远离县城,人口不足千人的深山行政村。每年端午节前后,那里的人们都要挑着成熟的杨梅在县城各处叫卖。深红色的杨梅晶莹饱满,卖杨梅的月明人虽与县城居民同属一级政府领导,却没有县城居民的刁钻蛮横工于心计,而是纯朴善良得让人心生怜悯,从不短斤少两,从不以次充好,看见的人们忍不住都要买上几斤。
我是个山里人,从小在大山的怀抱里长大,家乡的山是“瘌痢子”山,山上少有树木,仅有的几棵杨梅树每年也长杨梅,但是还远没到成熟期,就被性急的人们抢摘回家晒制杨梅干。童年的红杨梅只在书本里出现过。看见月明的红杨梅和卖杨梅的月明人,我想象那里山高林密人勤,夏天有满山的红杨梅相伴,人们应该过着陶源明笔下世外桃源般的幸福生活吧。
早就想去月明看看了,今天终于成行,真好。
现在的月明村通水泥公路,路在山上盘旋。
很快,我们到达了山顶。爱人缓慢地开车,山两边的景致都映入眼底。我目不暇接地欣赏着,恨不得把所以的美景都录入脑中。山上树木葱郁,最多的是枫荷。茂密的枫荷开着满树的白花,就像给一座座大山铺上了绿底白花的厚地毯。一种不知名的刺草上长着像毛霉的果实。爱人说那果实可以吃,他小时候吃过。在我印象中,奶奶说那种果实叫九里泡,有微毒,不能多吃。最高兴的是我们看到了杨梅树,就在山顶,就在路两边,每走一段发现一棵,后来是越来越多,有的地方连片生长着,一片一片的。杨梅树上成团地长着果实,有的一团有六七个。可惜现在是初熟期,只有长在树顶端的杨梅红了。我和爱人商量着回来的时候要摘些回家泡酒,因为杨梅酒开胃健脾,有治疗脾胃疾病的功效。
发现一个问题,我们走了大约有一个钟头,有五公里山路,一个人也没有碰见,怎么回事?难道走错路了?不要紧,看看这路的尽头是什么风景吧,沿着公路继续前行。
下山了,还是水泥公路,只是这路面一层层的灰尘,路的边缘潮湿得都长青苔了。看得出来,这路少有人走,更鲜有车过。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看见一个婆婆走来。我们问前方是月明吗。婆婆说,山底就是。
好不容易开始出山了,山底一层层的稻田,有的荒芜,有的栽种着水稻。看见老农牵着牛在路上走,看见农民的房院了。越往山外走,农民生活的气息越来越浓。有菜地,有奔跑的几只狗,偶偶还能听见一两声鸡鸣。山窝的房子越来越多,一幢幢全是六七十年代建造的黑瓦白墙的土胚房。
我仔细观察,发现只有三幢在建的房子是九十年代开始流行的钢混结构,而那些土胚房很多是关门闭户没有晾晒衣物,显然是没有人居住了。
整个看下来,我们遇见的人不足十人,在那里居住的人家不足二十户,很冷清的一个山村。
山脚下的那小学,院子杂草丛生,房子空空如也,没有人也没有物,想必很久没有老师和学生了。
在村庄的一角,我们看见了一棵千年枫荷,树顶已经枯死,只有两个枝条伸展着,开满白花。
在村庄的尽头,我们看见了一个小水库。水库中央有四个网箱,看样子是在搞网箱养鱼。水库旁边建了幢猪舍。猪舍旁停着一辆黑色桑塔纳轿车。这是我们看见的唯一与山外世界相近的事物了。
从山窝里一幢幢整齐的房子可以看出,这个村庄曾经是个宁静的小山村,现在给我的感觉却是如此破败不堪。想必是国家的深山区移民政策让这里的人们搬走了。
回家的路上,我和爱人在四棵杨梅树上采摘了杨梅,回到家集中起来有满满的一脸盆。我们买酒买瓶做成了杨梅酒,密封保存,三个月后,酒就能见功效了。
月明之行,虽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却也养了眼净了心,还多了一份莫名的牵挂,牵挂那些外迁的人们,真心希望他们的生活更幸福。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