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长的等候
人们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可是实事上越是有病的越是没钱,越是没钱的越是有病。这也可叫做“屋漏偏逢连天雨”吧,越不想来的它越来了。由于儿子的眼睛红了两个月了,虽然也用了一些眼药,可是没有缓解
人们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可是实事上越是有病的越是没钱,越是没钱的越是有病。这也可叫做“屋漏偏逢连天雨”吧,越不想来的它越来了。由于儿子的眼睛红了两个月了,虽然也用了一些眼药,可是没有缓解的迹象,无奈,我带着他去邻县的一家大医院检查治疗。顾不得修整一路颠簸带来的疲劳,一到医院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奔进大门。这是一所当地小有名气的一家医院,周一的医院异常繁忙,医院的一楼大厅内排着四排长长的队伍,挂号的、划价的、缴款的、取药的。遵守公共秩序这是应该的,无论你自己有多么着急,别人的时间也不应该轻易废弃。我加入了第一个等候的队伍,挂号排队。前面的人一步一步地往前挪着小步,谁也不想掉队,谁也不想让夹楔子的半道插进来,等候的队伍慢慢地向前移进,撕扯着揪提着患者一颗颗期盼的焦急的心。终于,我领到了那本入门券,挂号本。
疏口气,爬上三楼,来到我们准备看病的眼科。眼科的门口也是排着长长等候的队伍,病人的表情大都一样,愁容满面,焦躁疲惫,左右张望着,急切地希望前面的队伍快些再快些前行。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飞逝过去,等候的人流中,有晃着脖子的,有摇摆着腰肢的,有身体左右转转活动活动筋骨的。在漫长的等候队伍中暂时松弛一下长期等候造成的躯体的僵硬,放松一下绷紧的焦虑情绪。尽管医院各科室门旁为等候的队伍设立了一排座椅,但是焦躁的人们又怎能长期静坐着等候?有的患者一会坐下,一会站起,为整个队伍的焦躁氛围又增添了几分浓意。轮到我们了,当诊室内医生喊到我们的名字时,儿子竟然完全忘记了初来时将被检查带来的恐惧,兴奋地一高跳起,拉住我的手兴匆匆地进入了诊室。医生很负责,先是问诊,很快开了处方,叫我下一楼缴检查费用的钱款。
手捧着来之不易的检查单,我一路小跑,又奔回一楼,加入缴款的等候队伍。等呀等呀,又一次,终于排到了我,交了钱,拿着盖了章子的检查单据,我又穿过拥挤的人群,爬向三楼,当我递给医生那张单据时,心上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在先进的医疗设备前,儿子坐在医生的对面,只见医生熟练地摆弄着仪器,左扭右旋,5分钟,检查结果出来了,虹膜炎。医生都是好医生,讲解的也很周到很细致。医生为我们开了处方,叫我们再下一楼划价、缴款、取药。
深出一口气,我们又穿过拥挤的人流,飞奔回一楼,再次融入等候的队伍。划价的长队也不短,人们同样焦躁不安,东张张西望望,盼望着尽快往前赶。缴款的等候长龙进度最慢,也许和手续复杂有关吧,人们捧着专业医生开据的经过划价了的诊断书处方和着被揉搓的皱巴巴的纸币,等候在队伍里。交了款,就剩取药了。
这是最后一次排队,胜利在望的喜悦已经冲洗了之前全部的焦躁和烦恼,病症被确诊了,无论如何这漫长的等候也是有了结局。
我们的这一次看病,让排队等候消耗了两个半小时,医生诊断仅仅用了五分钟。漫长的等候消耗的是患者的时间和精力,节省的是院方的物力和人力。作为一名患者,我迫切地期望医院的管理者们能够改进一下医院治病的程序,能否出台一个新的流程?就像工厂里生产产品的流水线一样,一个流程下来,不用反反复复上楼下楼反反复复排队等候,就能够看完病看好病。不再让患者在等候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忍受着病体的疼痛,遭受着等候折磨的煎熬哪?
2009年7月17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新开传奇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