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里Robot

科技馆里Robot

疾路散文2025-04-10 03:51:09
听说扬州市民广场搞好了,咱得去看看。什么是市民广场?看字义应该是老百姓的广场。经过文昌大桥,过了运河之心,到了那个我上次看到的不规则外形的建筑前。原来是这里!上次就看到很多人在忙碌,估计是个有名堂的地
听说扬州市民广场搞好了,咱得去看看。什么是市民广场?看字义应该是老百姓的广场。经过文昌大桥,过了运河之心,到了那个我上次看到的不规则外形的建筑前。原来是这里!上次就看到很多人在忙碌,估计是个有名堂的地方。果然。
二十五号上午,人很多,天气阴阴的还没有开太阳,不算太热。临时停车场上早已经停了很多车子。这里很好玩吗?从四号建筑走进去,是个大大的办公场所。建筑物里一圈柜台,都是办事的窗口。可能是大厅办事功能刚实现,又可能大多数市民还不知道要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办事儿。周边等候的椅子,有不少空着。真正忙碌的时候,这里一座难求才对。
三号建筑同样是办事大厅,与四号建筑一样的格局。这是从原来文昌花园对面搬来的机构,所有与房地产相关的手续,什么交契税、办过户、相带着的水、电、煤气、宽带过户等,都在这里,叫“一站式服务”。同样没有什么办事的人。倒是办事员一个个着装整齐,精神抖擞。对面墙壁上的电子显示屏不断滚动的字幕告知大家,由于刚刚搬过来,有一些功能还没有实现,给您带来的麻烦,深感歉意。好温馨的言语。
很多游玩的人与我们一样,懵懵懂懂地走进了市民大楼,走进了本不是游玩的工作场所。走到两幢建筑之间的过道,穿堂风很舒服。那边就是二号建筑了。我赫然看到了“扬州科技馆”的标识。早就在扬州日报上知道扬州建了个科技馆,却没有刊明所在地。歪打正着地就这样走到了科技馆,开心得意。进去看看有什么。
这个展馆,展示的全是机器人,也就是Robot同志。我个人还是喜欢叫它们Robot,多高大上的名字,罗伯特!不像机器人的翻译,虽然一目了然,却少了点猜想的空间,而且冷冰冰的少了人情味。机器人虽然名字里有“人”,它们绝不是长出了人模狗样的外表,只是有了像人一样的灵巧,很多地方人办不到的,机器人可以办到。这是发明出机器人的初衷。我家曾经买过一个扫地机器人。它圆乎乎的,没脸没鼻子。给它设定好程序,它会老老实实地沿着不变的轨道扫地。电不够了,自己会跳回去充电。
充其量,这个扫地机器人就是个玩具,实用性不大。按照很多科普杂志上的描绘,家庭机器人的作用可不少。它可以为你做饭、洗菜、打扫卫生。只是我们的家用科技水平,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其实,假如我们放低身段想想,电脑程控电饭煲,算不算单一机器人的一种?预约好时间,将米水放好,下班回家就吃饭吧。只是,预约需要用人的手去实现,还没有遥控。
科技馆的机器人,大多数比较袖珍。来玩的,主要是孩子和陪同的家长。小记者活动,有专门的志愿者跟着。每一个展柜前,都有志愿者展示机器人的特长。第一个展柜,里面一溜四个小机器人,在志愿者的操控下正在弯腰扭臀地做广播操。它们灵巧的动作,引发出小朋友们一阵阵的惊叫。下一个展柜的机器人,是一个可以模仿人表情的聪明者。一个小朋友站在指定的位置上,笑笑,机器人跟着笑;皱皱眉头,机器人也跟着皱起了眉头。我指挥小朋友,咧嘴,噘嘴,对面的机器人做出了相同的表情。
满屋子被家长带来游玩的小朋友们,围挤在一个个展柜前,开心地笑。家长们同样很开心。这样的科普教育,扬州委实是不多。中秋将临的时候,扬州城两千五百年的城庆活动准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科技馆开馆,是为城庆添加的一把火。我们有古老的文明,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可是,我们的科技一点不因为古老而落后,与时俱进地走在了教育孩子的最前沿。扬州有了科技馆,孩子们在科技馆里最先看到的是Rbotot,多棒!
标签
相关文章